國慶小長假

這次國慶小長假,我們一家去旅行的地方是陽春市的雞籠頂大草原。與我們一起同行的有劉思貝一家和10歲的石宇軒哥哥、12歲的石一菲姐姐以及他們的媽媽;除此以外,劉思貝的舅舅也來了。開始我很好奇哥哥姐姐的爸爸為什麼沒有來參加我們的活動。後來才知道他們的爸爸早在五年前就得了肺癌因病去世了。

去草原之前,媽媽告訴我:“草原在雞籠頂山上,我們必須爬到山頂上,才能看到草原;我們今天晚上先爬到露營地搭帳篷睡覺,第二天再去草原;草原由於沒有開發好,會有野牛和牛糞,爬山的時候一定要小心。”

去草原的路上,我們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我們早上九點從家出發,高速路上堵車結果傍晚六點才到達山腳下(七星村)!雞籠頂的山路凹凸不平,不僅坑人還坑車,把我們家的車變成了“會跳舞的車”。有一段山路非常狹窄,只夠過一輛車。上山途中我們的車和好幾輛車狹路相逢,每次會車都讓人膽戰心驚!我自己都不知道我們的車是怎么開到山腰停車場的。

爬山前,媽媽想退縮了:“現在天快要黑了,你和爸爸他們上山吧,我今晚上住在農家好了。”“不行”我用堅定不移地眼神看著她,拉起她的手就向前走,“既然來了就得去!”媽媽經不住我的軟磨硬泡,只好無奈地答應了我的請求。

爬山時,我和思貝還有一菲姐姐一馬當先地走在隊伍的最前頭。

如果思貝和姐姐抱怨了,我就對她們說:“堅持就是勝利!你不堅強,抱怨給誰聽!”只要她們一聽到這兩句話就會精神飽滿地繼續向前走,我們仨個女生把宇軒哥哥和爸爸媽媽們遠遠地甩在後頭。

我們渴了就用杯子裝點山泉山喝;我們餓了就吃點隨身帶的花生和瓜子;我們累了就放下行李坐在沒有牛糞的草地上和石頭上小憩一會兒。雖然上山的道路艱難無比,但我們還是勇往直前。

走過彎彎曲曲的羊腸小道;跳過坑坑窪窪的泥濘水坑;跨過泉水淙淙的小溪;踩過形態各異的石頭,翻過高高低低的十二座山頭後,我們來到離路營地不遠的地方。

可是當時是深夜,我們並不知道不遠處就是計畫中的露營地。於是大家就派思貝的爸爸和舅舅去前面探路,看看我們離露營地還有多遠。可是我們得到的訊息是離路營地還有很遠,反正黑霧茫茫地他們看不清楚。於是大家決定就在這裡露營了。

由於是第一次要睡在帳篷里,我的爸爸媽媽在搭帳篷時我一直在旁邊興高采烈,手舞足蹈大叫著:“好激動!好激動!好激動!……(此處省略兩百個“好激動”!)

不過,當我真正睡到帳篷里時,我就不那么激動了。原因是睡在帳篷里實在是很不舒服,我們家是第一次露營,沒帶被子和墊子,而夜裡山上又很冷,草地上又是濕的,我睡在帳篷里被凍得瑟瑟發抖。爸爸媽媽把僅有的墊子和毯子鋪在我睡的地方,可是我躺在硬邦邦的地上,還是被石頭硌著,我根本睡不著!還好,由於太累,我趕在天亮前睡了一會兒。

第二天清晨,我也不知道我自己明明醒了,卻還賴在帳篷里不肯起床。為了防止我被凍感冒,爸爸用僅有的,薄薄的毯子把我裹成了“老北京雞肉卷”,結果我起床時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裹在我身上的毯子給解開,起床不久,紅紅的太陽伴隨著萬丈光芒從東方冉冉升起。

當我們收拾完行李正準備走繼續出發時,不知從哪裡來了一群野牛出現在我們的視野里。所有人都跑過去和野牛玩耍,唯獨我不肯去,因為我看到野牛身上有許多噁心的蒼蠅。我比較愛乾淨,不肯去。

等大家和野牛玩夠了,我們就背上行李向草原出發了。

我們走了大約半小時,來到了一處有“天然爐灶”和清泉還有柴火的地方,便決定在此生火做飯。大家分工明確後就開始各乾各的活兒了。

很快,我們的早餐麵條做好了。大家(特別是我們小孩子)捧著飯碗狼吞虎咽地把兩鍋麵條吃了個精光。不久,南瓜飯也做好了。大家照樣把南瓜飯也吃了個精光。居然沒有人吃撐著或打嗝!我的媽媽有感而發,寫了這樣的一段微信:山野露營,天為帳,地為床,蟲鳴唱,石子按摩,天然空調,凍得我們半夜起床,突覺東方萬丈光芒,升起紅紅的太陽。大家興奮無比橫掃昨夜飢餓與辛酸……因為希望就在前方!孩子們不言放棄摸黑登山鞭撻我們前行,今早柴火麵條、南瓜飯成了天下第一美味!

吃完早飯,我們走了大約一千米來到了“傳說的”露營地。我們驚訝地發現露營地竟然是草原!於是我、思貝和一菲姐姐在草原上盡

情的玩耍嬉戲。我們一會兒在小溪邊潑水玩;一會兒飛奔在草原上;一會兒躺在草地上打滾;看著白雲在藍天上變成各種各樣的形狀,開心極了!

在草原上玩了近一個小時,我們就返程下山了。在下山時,我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難。我每走幾步就想摔倒。有一次還真摔倒了,把我的指甲劃傷了。下山時的路極難走,大家都很疑惑昨天晚上自己是怎能么面對這么大的困難上了這一座又一座高高低低地山頭的。我想了想,說:嗯,應該是昨天晚上我們什麼也看不見,只顧著向前走,什麼困難都看不見,所以我們以後都不要困難看得太明白了。我的意見竟獲得大家的一致贊同,包括我們的爸爸媽媽。

最終,大家一起克服了重重困難,冒著小雨一路順利到達山腳下,給我們這次旅行畫上了完美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