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母校再見時

在我8歲那年,我與她初次見面,之後我在她的庇護下,茁壯成長。但,一粒種子發芽成幼苗,再從小樹漸漸長成一棵大樹,我就要離開她,離開在一起六年的她,她—我的母校。

這次是我與她分開後的第一次“見面”,她變了,變得與眾不同,與我當初見到的有點不一樣,校園內增加了更多的植被,為美麗的校園環境增添了濃濃的綠意,距離校門不遠處的雕塑雛鷹,還是原封不動地立在原地,雛鷹象徵著勇敢,漸漸地,它經歷風雨的磨練,最後成長為老鷹,為自己驕傲的老鷹,因此它可以在空中自由翱翔,無拘無束。雕塑的左邊是受歡迎之一的地方—涼亭,一到下課,一大群學生蜂擁而至,有的坐在瓷磚砌成的椅子上欣賞花草,感受輕柔的風拂過臉上;有的女同學組團玩跳皮筋,玩得不亦樂乎;有的七八個人一起玩小遊戲,獎懲分明,贏的人有獎勵,輸的人自然有相應的懲罰。

教學樓的每個教室原本是木桌木椅,現在是用質量更好的、經過細心處理的桌椅,舒適度自然高。講台前的螢幕不單單是一塊黑板和一張熒幕,現在換成了高科技的螢幕,老師們上課就更加方便了。

教學樓的右側是一大片綠化,同時還有一個操場,操場周圍也是一片綠化,這么大的一個操場,跑起步來真得讓人上氣不接下氣,我們在這裡留下過喜悅、悲傷、遺憾,在這裡也留下過我們的汗水,大家一起努力,總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共同度過美好的六年時光。

與操場挨近的地方有一個噴泉,一齊噴出水,呈現出完美的弧線,無論遠看近看都形似一個立體的球。

我與母校再見時,可以說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也可以說並沒有改變,也許是因為待在學校的六年時間,它承載著我們曾經的點滴。猶如班主任的畢業贈言:國小的六年時光沉甸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