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的我

我一直想和同學一起去雲南旅遊,可是沒有錢,那可怎么辦呢?我問爸爸媽媽要,那是不可能的,除了必要的支出費用他們承擔以外,很多時候,我吃的玩的都是自己賺錢買的。

我唯一的收入來源,就是過年的壓歲錢,小時候的願望不多,想買的東西只要跟爸爸媽媽講,合理的他們就會滿足我,我從來沒有金錢的壓力。過年的壓歲錢我有很多,但是這是一筆不動產,因為這是我積攢的大學的費用,因為爸爸媽媽為了讓我獨立,我上大學已經成年了,他們將不再承擔我的費用。

為了能去雲南玩的開開心心,只好趁著假期爭取賺錢的機會,像是去食堂打工就讓我和另一位迫不及待的舉手爭取,因為像我這種不愛打球、不愛運動的人,下課去那種食堂有吃有喝,還有錢領,那不是很好嗎?所以我下課就高高興興的去食堂幫忙,雖然薪水微薄,一個月才一百元,可是有時食堂阿姨會請我喝飲料吃東西,所以我也蠻喜歡這份工作的。

只靠這一百元當然不夠,不過“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所以我就跟爸爸爸媽媽媽做了一個協定,我洗一次碗就給我十元,所以我算了算,如果洗十天就有一百元,一個月就有三百元,一年就有三千六百五十元,這樣也可以賺一筆錢。我現在高一,這樣等高考結束,我也有一大筆錢了,我雖然不可能每天都賺錢,因為學習繁忙,但是等這么長時間,旅行費應該也夠用了。

我討厭洗碗,但是為了旅行費,也只好拼了。

長大後,爸爸媽媽都不給我零用錢花,我得靠自己的勞動得到,但是正因為這樣,我比同齡人成熟得早,獨立的也早,因此,我很感激爸爸媽媽這樣教育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