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看了一眼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在古時候,中國人就發現了從不同角度看同一事物時的美麗。

同為“角度”。在數學裡,它只是一個名詞;而在哲學中,它卻搖身一變,成了一種奇妙的人生感悟。換一個角度,就能體會另一種感受;找到另一個世界;抑或是發現另一個自己。

在眾多的“角度”中,我找到了一位老人,他為我講述了另一個角度的故事:

“那是很久以前,在我年輕的時候自以為很了不起。那時的我打算寫本書,為了在書中加入一點‘地方色彩’,便利用假期的時間出去尋找這種感覺。我要在那些窮困潦倒、懶懶散散混日子的人們當中找一個原型,我相信我可以找到這種人。

一點不差,有一天我找到了這個地方,那兒到處都是荒涼破落的莊園、衣衫襤褸的男人和面色憔悴的女人。最令我激動的是,我想像中那種懶散混日子的味兒也找到了——一個滿臉亂鬍鬚的老人,穿著一件褐色的工作服,坐在一把幾乎磨禿椅子上,為一小塊馬鈴薯地鋤草。而在他的身後則是一間沒有油漆的、簡陋的小木棚。

我立刻轉身回家,恨不得馬上就坐在打字機前。然而,當我繞過木棚在泥濘的小路上拐彎時,我站在另一個位置,從另一個角度又朝那個老人望了一眼——然後我突然停住了腳步。

原來,從這一個方向看過去,我發現老人的椅邊靠著一副殘疾人的拐仗,有一條褲腿空蕩蕩地直垂到地面上。頓時,剛才我還以為是好吃懶做混日子的人物,一下變成一位百折不撓的英雄形象了。

從那以後,我再也不敢對一個只見過一面或聊上幾句的人,輕易下判斷和做結論了。

感謝上帝又讓我回頭多看了一眼。”

緩緩地從故事中回到現實,我的心中感慨萬分:從正面看,那個老人只是一個碌碌無為、混混度日的人;從側面看,他卻又是一位不向生活低頭的強者。

站在不同的位置,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思考,發現同一事物的不同面,這是一件奇妙的事,也是大多數成功人士的做法。但關鍵就在於如何轉換這一“角度”。

“一張輕薄的白紙也能夠破你的手指,也許就在某個時間,某個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