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遊記

皓宇宙乎,天地之接引,皓天地乎,人文之情感是也。

每聞五嶽之首,皇帝祭祀的地方,讓我神遊已久,今至泰山,能敢登否?岱宗,我終於來了……

泰山,是中國五嶽之首,古名岱山,又稱岱宗。泰山有“五嶽之長”,“五嶽獨尊”的稱譽。今天,我就要用我的雙腳,征服這巍巍泰山。

泰山的最高處名叫“玉皇頂",也就是海拔一千五百四十八米處,只要到了那,泰山就算沒有白來。

十一點多,我和爸爸媽媽提著一些蘇打水,背著一些食品,開始了我們的登山之旅。

一上山,就聽見兩邊隆隆的瀑布撞擊聲,清涼的瀑布從山上涌下來,濺起絕美的銀花,使得周邊的空氣清新起來,頓時涼爽了許多。我和爸爸媽媽伴著這種涼爽,繼續前行。在路上,我們遇上了兩名挑山工,他們肩上的扁擔里裝滿了東西,他們汗流浹背,亦步亦趨的向山上走,他們衣著樸素,默默無聞……"啾啾啾”,隨著一陣清亮的鳥叫,我的思緒又回來了,繼續向前走。

離中天門還有一段距離的時候,我和爸爸媽媽碰上了兩位年邁的老人和一個只有四五歲的小女孩兒。孩子興奮之極,朝氣蓬勃,拚命朝上跑,年邁的爺爺奶奶則在後面追。孩子每每跑完一大段樓梯,就轉過頭來,笑嘻嘻地朝著還在努力攀爬的爺爺奶奶大喊:爺爺,加油!奶奶,加油!引得旁邊原本氣喘吁吁的遊人都笑了,有的誇她可愛,有的誇她勇敢。小女孩始終笑著,跳著,喊著,小小的她讓我看到了一個鮮活的生命的力量:熱情洋溢,無拘無束。祖孫三人走得很快,不知不覺便消失在我們眼前,我們也不示弱,奮勇前行。

泰山最著名的除了美景與封禪以外,還有一個就算是石碑,許多氣勢磅礴的石碑都刻在懸崖峭壁上,並用紅色的漆粉刷。其中最有趣的一個石碑上刻這兩個字:蟲二。我覺得在哪本書上看過這兩個字的解釋,但始終沒有想起來。這時,爸爸走過來,向我解釋到:這是光緒年間濟南名士劉延桂所刻。意思是:風(風)月無邊。而這上面的蟲二則是這兩個字的內部,風月沒有了外框,便成了風月無邊,是讚揚這裡的景色的。經爸爸這么一說,我才想起來這個故事。它讓我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與幽默,感受到中國文字的博大精深。

經過這一小小的插曲,我們繼續前行,終於到達了中天門。我們在那找了一個陰涼的地方坐了下來。中天門處於山腰,到了這,就說明泰山已爬了近一半。在這裡,我和爸爸媽媽照了幾張相,休息了一會,便繼續向山頂進發。

剛離開中天門沒多久,爸爸的膝蓋就疼了起來,他放棄了這次旅行,並帶走了多餘的東西,讓我和媽媽輕裝上陣,爸爸說他已經爬過了兩次泰山,風景也已看盡,於是我和媽媽便單獨行動起來。不知又走了多少路,我們終於到達了十八盤,那是最險的地方,好似天梯。雖然山上冷得讓人起雞皮疙瘩,但我的衣服還是濕透了。我爬十八盤,幾乎算是挪上去的,我扶著扶手向下看,發現一點都不嚇人,反而有種壯麗的美,這讓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杜甫的那首“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意境。我繼續向上爬,終於到了“南天門”。媽媽為我照了幾張相。我實在走不動了,我和媽媽便在山上的一個旅館住了下來。

第二天清晨四點,我與媽媽起床,與在山頂的眾多人一起到玉皇頂看日出,大約五點時分左右,我看到了天空那邊的一抹紅光,雖然困得不行,但它讓我感到:那是屬於勝利者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