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家鄉的春節作文800字

家鄉的春節,照例是特別隆重的。在大人們的忙碌中,在小孩子們的期待中,春節悄悄臨近了。

臘月下旬,大人們開始在集市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梭,開始在賣魚糕、魚、豆腐、丸子等的店鋪中停留挑選了。經常拎著大包小包回家,剛放下就又想起什麼忘記買了,匆匆忙忙就又出了門。

過了臘月二十四,大人們更忙了。女人們在屋裡好好收拾一番,把床單、被子什麼的洗淨晾曬。好在過年時顯出萬象更新的氣象。男人們殺雞剁魚,洗臘肉和香腸,把年夜飯的菜都準備好,一切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一轉眼,除夕到了。這一天,男女老少都要穿起新衣,男人們在門前忙著貼對聯,掛燈籠,還要貼倒著的福字,寓意為“福到”。女人們在廚房準備著年飯。這頓飯照例是特別豐盛的。必有年糕,意為“步步高升”,必有豆腐,稱為“年豆腐”,象徵長大了一歲,還一定要有魚,喻為“年年有餘”,而且魚一定不能吃完,這樣才有“余”嘛!按照家鄉的習俗,吃團圓飯前,要先盛飯,擺上筷子,倒上酒,給祖宗敬酒。家裡的長輩念叨著:請列祖列宗老少亡人,回來一起過年。敬完祖宗,一家人才能圍在桌邊吃團年飯。下午的時候,後人們要去祖先墳前燒紙巾、磕頭,放一串鞭炮,點一支蠟燭,這稱為“送亮”,後人們以此來表達對先人的懷念,希望先人們能過個好年。

晚上,一家人圍坐在火爐邊收看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又成為春節新的習俗。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麼人睡覺,都要守歲。家家戶戶燈火通明。十二點的鐘聲敲響了,四處都想起鞭炮聲,“噼里啪啦——”經久不斷,人們點燃了煙花,花骨朵似的煙花衝上夜空,綻放出絢麗的花瓣,給夜幕增添了幾分光彩。

初一的早晨,大人們會暗示小孩子抱一些柴禾放在屋裡,“柴”與“財”同音,寓意為“抱財”,這包含著人們對新一年的美好憧憬,希望能夠發財,孩子們一早要向長輩拜年,多說吉利話。長輩還要給晚輩紅包,這稱為“壓歲錢”。據說,在魏晉時期,就有這個習俗。壓歲錢又稱“押歲錢”或“壓祟錢”,“歲”與“祟”諧音,可以壓住邪祟,使小孩子可以平平安安過年。

從初一開始,人們都要在各個親友家拜年,直至初五、初六拜年活動才漸漸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