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

當大樹抽出新葉,當和風拂過山丘,當夏日的炎炎代替了春日的新綠,畢業的時刻就悄然而來。畢業了,便是分別的時刻。這時候,我們在多年的同窗學習生活中積澱下的那份厚重的友誼讓我們都有種茫然若失的感覺,不知何去何從。

與友人分別的離愁是亘古不變的傷心話題。人們嚮往純真的友誼,需要真正的朋友,失去了,生命中宛若逝去了一道絢麗的光彩。擁有了它們,生命之花才得以更加燦爛。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這一曲《送別》是李叔同先生送與友人許幻園的。那時的中國社會動盪,知識分子們為了中國的未來而站在時代的風口浪尖,當層出不窮的社會磨難導致許幻園家中百萬資財蕩然無存時,他只有選擇北上冒險,與李叔同的分別顯得十分無奈,李叔同以此歌送別,那份真摯的情感就彌足珍貴。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只有白居易才寫得出如此質樸簡單又真誠動人的文字,《問劉十九》僅寥寥十二字,字裡行間無一處華麗辭藻修飾,沒有冠冕堂皇的客套,僅僅是真實友誼的流露,米酒與火爐,世間最簡單的兩樣東西,卻因為這一份真誠的友情而別有韻味。試想,在大雪紛揚的夜裡,與友人飲酒敘舊,紅泥小火爐,暖暖入我心。窗外飛雪如鴻,屋內酒暖醉人。

蘇軾被貶黃州,夜起賞月,尋張懷民,“何夜無月,何處無竹唄,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伴清風,邀明月,友人同路,此樂無窮盡。

千古不變的是友誼的長長久久,願友誼地久天長,我們此生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