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

我的家鄉盛產粽子,一年四季都有粽葉飄香。我便是在這粽葉香中成長的。

故鄉人的早晨是從粽子開始的。清晨,便有人起早,騎著腳踏車或三輪,在青磚路上騎行,一邊騎一邊吆喝:“粽子,熱騰騰的粽子。”這吆喝便是家鄉人的鬧鈴。若有早起的老人,必定要買上幾個粽子,作為兒孫們的早飯。剝開粽葉,一陣清香喚醒了年輕人的嗅覺,也喚醒了年輕人,更喚醒了整個城市。

年幼時是住在家鄉的閣樓之中的,那老舊的閣樓已經養育了四代人,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小時候嘴喜歡在連線兩層的木梯上蹦來蹦去,那木梯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這時,樓下的爺爺就會喊道:“小東西,別把樓給蹦塌了,”聽聞此言,我就趕快跑下木梯,跑出門呼朋喚友,開始一天的玩耍。

江南水鄉,最不缺的就是水。屋旁便是一條涓涓細流,這是家鄉人的“自來水”。洗衣、做飯,都是來自這涓涓細流。夏日炎熱,孩子們便用它來打水仗,跑著,笑著,鬧著。

傍晚,該歸家了。坐著小馬扎與街坊鄰居嘮嗑的女人們,拎著小馬扎,邊往家走,邊喊著自家孩子的名字,那被喊的孩子與夥伴們告別,邊跑邊與夥伴相約明日的歡愉。若是有與他相鄰的孩子也一齊跑回家去,端著飯坐在門檻上一邊聊天一邊吃飯,歡聲笑語一片。

然後,我就離開了家鄉。當我再次回來的時候,沒有了,都沒有了。那青磚沒有了,那黑瓦沒有了,更遑論那曾經一起嬉戲的人兒了。只余那一幢破舊的小閣樓,透出一股物是人非的悲涼。粽子,依然有,卻不是當年的味道了。

我還能去哪裡去搜尋我那記憶深處的味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