蛻變,翼下渡重洋

人生旅途漫漫,歲月用另一種方式去詮釋成長。那條路,逐漸沒有了唯我獨尊的天真;那座橋,逐漸消逝了躲閃逃避的心靈;那片海,逐漸縮減了惶恐無助的戰慄:取而代之的,是慢慢懂得了努力,漸漸明白了爭取,即使早已知無能為力……生命的蛻變,足矣張開羽翼,遠渡重洋。

曾幾何時,在逐漸清晰的前路上,完成了第一次蛻變,長大的線索,漸漸浮出水面。沒有彷徨,沒有慌張,只是慢慢發現:迸發的驕陽在身旁會踏出自己的節奏;廣闊的天空在頭頂會鋪下自己的展望;輪迴的四季在眼下會繼續自己的飄搖;匆忙的人兒在身後會蹣跚自己的步調……每一件事物都有自己的節拍,世界的中心,本不是我;逐漸明朗的思維,在意識到之後,踏入正軌。第一次長大,如春風沐雨般,柔和卻深沉……

蛻變之間的交接,遠沒有那么順利,其間多了的,是迷惑與坎坷?還是驚奇與波折?

曾幾何時,在逐漸模糊的前路上,完成了第二次蛻變,長大的標誌,漸漸突顯出來。有些事,需要你去拼搏,可拼搏過後,卻還是無能為力,也許至少,我們體味到命運,感受到挫折……烏台詩案,屢次放逐,懷才不遇,淪為庶民……但多波折多磨難並沒打垮蘇軾,即便他明白,對於仕途他無能為力。他努力過,爭取過,可結果的“料峭春寒”,官員的“醜惡嘴臉”,依舊讓本該清晰的前途蒙上霧靄,模糊起來。也罷,“也無風雨也無晴”,我們,在“一蓑煙雨任平生”中,完成第二次長大,如暴風驟雨洗禮般,洶湧卻穩妥……

多次的經歷,漸漸將命運點綴為改變,我們執著:那三次蛻變下的靈魂……

曾幾何時,在愈發清晰的前路上,完成了第三次蛻變,長大的意義,漸漸陳列開來。即使有不盡人意之時,即便有造化弄人之事,我們也要盡力,我們也要爭取……2019的高考剛剛落下帷幕,與此同時,一場熱議也將引人注意:兩名考生在公車上見義勇為,被歹徒砍傷。一句“我們不阻止他,他會傷害更多的人”讓人驚嘆,2024年的讀書生涯只為這天,兩人卻在醫院中與死神征戰,面臨只得來年再考的命運,他們無能為力。為得大局,“保送”沒有尋覓他們;面對顯而易見的結果,他們在搏鬥時毫不退縮;即便誤過人生重大轉折,也要扛起道德、正義:因為他們知道,無能為力不是藉口,我們應對得起的是自己的搏擊,是那個自己努力過後的人生……第三次長大,如牛角上的倔強,深刻又篤定……

人生漫漫,無論我們是唯我獨尊,躲閃逃避,還是惶恐無助,都謹請:去爭取,去努力,去追尋;即便自知是徒然,也要完成生命的蛻變,因為只有張開羽翼,才可遠渡重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