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自己

人生如夢,塵事紛擾,過盡千帆後,誰又能真正了解自己?

——題記

倘若人生就是一年四季的不斷輪迴,那么——

童年如春。

記憶中有一座小山村,寧靜、悠遠,是一種虜獲人心的純粹。幸運的是,幼年的我就生長在那裡。那裡的山山水水,都曾留下我的足跡,幽深的山谷里,孩童清脆的銀鈴般的笑聲久久迴蕩,我聽到了,那是很久很久以前,曾經留駐在我心底的美好。

奶奶家的老屋旁有一條小溪,清澈見底,不染俗塵。那潺潺的水聲一年四季都響著,響著,響在泛著清新春色的山野里,也響在無憂無慮的孩童們的心間。溪旁,幾叢野花開在嫩綠的草叢中,紅的似火、白的勝雪,絢麗而又爛漫。它們的每一片段預告瓣,都蘊含著春天最美的祝福。

在這和煦的春光里,我與我的夥伴們帶著孩童的天真、無知,流連在漫無邊際的山野中。那裡的每一處花草,每一寸泥土,都曾與我們的鞋進行過最親密的接觸。幼小的我們哪裡懂得什麼“攀枝折木,人人側目”,我們只知道,這般美麗的自然山林是我們的樂園,我們只想與它親近。我們深愛著它,不僅是因為它的美,更因為美麗的它承載著我們的歡聲笑語,我們的所有關於童年的記憶,都在這裡貯存,也都從這裡開始。

那時的我,喜歡在沒日沒夜的瘋玩過後,銜著一根鮮嫩的青草,躺在草地上,抬頭,望著天空發獃;那時的我,喜歡在幫奶奶采完野菜過後,折下幾枝自己的喜愛的小花,有時戴在鬢旁,有時放在籃子裡,帶回家讓奶奶為我做花環;那時的我哪裡有那么多的時間去傷春悲秋,我的所有心思,都只繫於那一片透著生機、藏著歡樂的綠野里。

童年,我們都曾經愛過那片綠野,都曾經天真、幼稚過,我的童年,也是這樣:活潑貪玩而又懵懂無知。

少年如夏。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讀著岳飛的一闋《滿江紅》,我的心裡總迴蕩著萬千豪情,幾欲著一身戎裝,翻身上馬,朝著我的戰場飛奔而去。金戈鐵馬,浴血沙場不僅是岳飛的少年夢,也是古往今來一個個躊躇滿志的少年們的夢。

我幻想著有一日能將所有的課業卸下,換上小說戲文里俠客們的夜行衣,隨即施展輕功,飛檐走壁,隱入茫茫夜色中。目的,只是為了冒險,為了那種披荊斬棘後的成就感。年少如我,容易輕狂,卻也容易滿足。

我享受“金戈鐵馬入夢來”的盪氣迴腸,卻也留戀“紅藕香殘玉簟秋”的綿綿情長。在某個黃昏的午後,我坐在沙發上,斂起鋒芒,靜靜地窩在一隅,品讀書韻,我會為書中人物的命運而牽腸掛肚,跟著他們一起,在茫茫紅塵中,反覆掙扎,與命運抗爭。卻終究爭不過,只得卸下一身芒刺,再不問凡俗之事,持一平淡心態,超然於世外桃源。或者不讀書,只是發會兒呆,對於平時總為課業所累的我,也是最愜意不過的時光。

就好似夏天會時不時來場雷陣雨一般,少年也有少年的煩惱。大人每天不厭其煩的嘮叨是我們生活中的主鏇律,雖然不耐煩卻不能沒有它;堆滿書桌的作業是我們苦苦攀登的山峰,想要一步登頂卻總需要步步為營;排列緊湊的課程是令我們頭痛不已卻又無可躲避的地獄通緝令,那一聲聲上課鈴聲恍若萬千惡靈一齊嚎叫,又似利刃劃開肌膚的那一瞬間,使我們痛苦不堪......煩惱是每個人必經的,所有的煩惱到了最後,都只是回憶的一部分。

青春時期朦朧的戀慕總使人心生甜蜜,卻也叫人深受其苦。我們的心情會隨著另一個人的一舉一動而變化多端,時而開心,時而苦澀,時而卻無奈不已。誰說少年不識愁滋味?在暗自相戀的日子裡,哪怕只是一個微笑,也能讓年輕的少男少女心中甜美;哪怕只是一瞬間的沉默,也能讓少年青澀的心泛起不安。許多年後,這些美好與甜蜜,苦澀與憂傷,都將成為我們人生中最珍貴的記憶。

青年如初秋。

秋天蒼涼、悲傷,用來比喻青年實在是不太恰當。但我覺得,秋天並非只是傷悲的迸發,更應是春日播種,夏季耕耘之後的收穫時節。在這個萬里無雲、涼爽柔和的季節里,所有的一切都將得到收穫,兩季的辛苦付出也將得到報答,仔細想想,這不也是無比快樂欣慰的時候嗎?

青年時期是青春的延續,在青春悠長的尾音中,我們感慨過去,卻也憧憬著未來。青年的我們不再有童年的幼稚,也不再有少年的稜角,褪去鋒芒,把心低到塵埃里,再從中開出最絢爛華美的花。青年如同旭日高升,俯瞰著大地,卻也與大地共同浮沉。

青年在滾滾紅塵中起起落落,跌倒過、碰撞過,血與淚的代價,終究還是等來了成熟。青年的我們,步伐逐漸平穩,在並不清明的時代里,守著自己心底的美好,走過歲月的長河。

中年如金秋。

這時的我們,已經有了過盡千帆的豁達與灑脫,正是人生的巔峰時期。我們開始尋求安穩,每天過著兩點一線的生活:家與工作單位。家庭觀念在我們的腦海中深深植根,需要安穩,就必然會有家庭。有了家庭,我們漂泊不定的心才有了棲息的港灣。

這時的我們,早已與自己喜愛的人在一起,生兒育女,在數十載春秋歲月里,看著孩子長大,並且,希望他們如自己一樣幸福。孩子的今天也就是我們的曾經,與孩子一起成長,也就是在回憶我們自己的年少時光。

這時的我們,卸下鉛華,獨守在塵世一隅,靜靜地享受著自己的平淡卻餘韻悠悠的生活。

暮年如嚴冬。

步入老年,我們的身體開始衰老,每每攬鏡自照時,看著面目全非的自己,搖頭苦笑,只有一聲長嘆能夠詮釋我們所有的心思。但長嘆過後,終究還是釋懷了。

人生如戲,戲卻不盡如人生,戲的結局早已設定好,戲中人只能按照既有的模式演完整場戲劇。但人生的結局卻不盡相同,歡喜的開頭不一定有歡喜的結局,悲慘的結局也不儘是難堪的開場。人生真是變幻莫測,我永遠也不會知道,明天的我會是什麼樣子。

人的一世可以很美,也可以很悽慘。美如王侯將相睥睨天下的恢弘氣勢,慘若亡國臣民艱難求生的悽苦模樣。但我們無法怨懟,更不必得意。畢竟,那都是我們自己的人生。

人至暮年,即便壯心不已,卻也只是力不從心,不如拋卻凡塵憂惱,還自己一方清靜所在。

後記

我的人生路還長,前面是無法預知的未來,但我會始終堅守我現在所擁有的幻想與幼稚,願多年之後,心中一切如昔。

閱讀人生,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人生總是精彩的,就只看我如何去描繪出一幅絢麗畫卷。

試看,數十年後,是人走茶涼,還是回憶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