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在花園街,儘管名叫花園,可是,我並沒有感覺它像花園那樣美。

花園街不是中央大街那樣的百年老街,也沒有果戈里大街的俄式教堂,更不像中山路那樣筆直寬闊。

也許我從小就生活在這裡,我對花園街的一切都感到平淡無奇。

清晨,花園街迎來第一縷陽光,從這時起,街上的清掃車、公車、送子車、私家車漸漸多了起來,車來車往,熱鬧非凡。路上,既有年少氣盛的學生,也有年逾古稀的老人,還有匆忙趕路的中年人,人聲鼎沸,一派繁忙景象。

夜晚,花園街送走天邊的晚霞,這時候,路燈亮起來了,商輔的霓虹燈閃起來了,許多建築物的輪廓也清晰起來了,這裡又成了燈的海洋。

今年七月,花園街第一期牆面改造工程開始了。兩側的樓房紛紛搭起了腳手架,拉上了綠色防護網,街上多了些頭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的建築工人。他們一身汗、一身泥地辛勤工作著。

從炎熱的七月到初秋的九月,兩個月的時光一晃就過去了。花園街像盛大演出一樣,徐徐拉開了期盼已久的帷幕。形式各異的歐式建築展現在我們的眼前:灰色的屋檐、黃色的牆體、綠色的窗戶,所有這一切使你不由得駐足細細品味。

原來這樣熟悉、這樣平常的街道,突然間變得如此陌生、如此美麗,真是太神奇了!我都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這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世上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和創造美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