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一位偉大的人——貝多芬

在世界音樂史上,有這樣一個人,他雙耳失聰,卻奏出了驚天動地的樂曲;他孤獨怪僻,卻用心靈奏起生命的樂章,追求屬於他自己的的音樂;他為人桀驁不馴,淡泊名利。一生承受了巨大的痛苦;他有著卓越的音樂才能,擁有常人所沒有的堅強意志;他一貧如洗,終生貧寒,但他的精神世界卻是充實的;他只是一個平凡的人,然而面對困難他沒有選擇逃避,更沒有退縮而是頑強的鬥爭,終於扼住命運的咽喉;他又是一個偉大的人,一個巨人,一個英雄,一個真正的音樂之神。他就是——貝多芬,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作曲家。

1770年12月16日在德國一個美麗的小城——波恩市,路德維希。凡。貝多芬誕生了,他們家是音樂世家,父親在宮廷任職。母親是個女僕,然而貝多芬的童年卻是不幸的,父親很早發現他的音樂才華,並強迫他每天練琴到很晚,成為自己的“搖錢樹”,他的父親每天酗酒,時常打罵他,貝多芬經常從警察手中結果他那喝的爛醉如泥的父親。11歲加入戲院樂隊,13歲任大風琴手,17歲喪母。他獨自承擔撫養兩個兄弟的責任。很難想像在這種環境中出身的貝多芬會成為與莫扎特,海頓等著名音樂家齊名的人。然而他做到了,不僅僅是因為他非凡的音樂天賦,更因為他的勤奮努力,自強不息有關。然而命運似乎總和他過不去,又和他開了一個大的玩笑。26歲,身為一個音樂家風華正茂之時他的聽力卻急劇下降,45歲最終雙耳失聰。面對精神和肉體的雙重折磨,如果他選擇了放棄,就絕對不會有後來那些驚人的成就。為了“聽”自己彈出鏇律的效果。他請人特製了一根小木棒,創作時把小木棒的一端插在鋼琴箱裡,用牙齒咬另一端,利用小棒的震動來判斷。這得付出多少艱辛的汗水啊。

《田園交響曲》、《命運交響曲》、《英雄交響曲》、《月光曲》、《第九交響曲》、《莊嚴彌撒曲》一首首膾炙人口的作品是他生命最好的體現。他一生創作了256部作品,他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獻給了世界,奉獻給了音樂,他被尊稱為“樂聖”。此時此刻我懷著崇敬的心情,向這位堅強的作曲家貝多芬先生致敬,他不僅僅是親人的驕傲,德國的驕傲。更是世界的驕傲。

57歲,1827年3月16日,維也納的上空烏雲密布,狂風暴雨。貝多芬安然的睡去,在他的墓碑上刻著一把金色的豎琴,寫著“貝多芬,1770-1827”,沒有一絲浮華,人們不願用那庸俗的東西去打擾這位巨人。

初一:徐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