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滋味初一日記800字

讀書的滋味初一日記800字篇一

莘莘學子,談到讀書的滋味時,酸甜苦辣頓時全都湧上心頭。

讀書一定是很苦的,因為古代有十年寒窗苦讀之說,那時還有懸樑刺股和鑿壁借光映書以觀者。在21世紀,我們的學習條件遠遠比古人好得多,教室里燈火通明,猶如白晝一般。然而在我們班上大多數都成了近視眼,眼鏡的鏡片隨著年齡的增長一圈圈加厚,作業堆得像山一樣高。寫累了,想睡了,不需要像古人一樣折磨自己,忍受身體上的痛苦,沖點兒咖啡醒醒腦,提提精神,揉揉眼睛,繼續挑燈夜戰,奮起向前。此時正是讀書的時期,皇天不負有心人,我們相信苦盡之日便是甘來之時。

讀雖然很苦,但也其樂無窮。尋本好書,捧上一杯清香四溢的茶,細細品嘗,或為之捧腹大笑,或為之感慨萬千,或為之眉頭深鎖,或為之淚流滿面,真是妙不可言。每當遇到難題時,冥思苦想很久也得不出答案,經過同學稍微點撥一下,這才恍然大悟,明白其中的緣由。學習是如此的博大精深,同學是如此的熱情,不禁對讀書更加喜愛。最開心的莫過於和好朋友爭論問題,昔日的知心好友,今日卻爭得面紅耳赤,你不讓我,我不讓你,到了最後才知道你的並不全對,我的也有錯,要綜合起來才能得出正確答案。這個時候大家微笑著對視一下,又和好如初,真是樂在其中。

讀書是甜的,因為通過讀書我們可以獲取豐富的知識。一摞摞的書整齊地擺放在書桌上,今天讀這些,明天讀那些,日復一日,書便讀完了,書中豐富的知識已深深地印入了我們的腦海。當我們需要時,不用再去翻書,只因為書中的知識我們早已了如指掌,信手拈來,為我所用,這不是甜嗎?賞析文章,寫作文時可適當引用一二,我們的文章就會變得錦上添花,從而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

古人讀書時為“黃金屋,顏如玉”,而今我們讀書,小而為己為家為將來,大而為黨為國家為人民。想想人生漫漫長路,想想讀書這般滋味,豪情壯志已在心中,一腔熱血湧上心頭。

讀書的滋味初一日記800字篇二

我自小愛讀書。一盞檯燈,一杯清茶,一本心愛的書便能陪我度過一個美妙神奇的夜晚。

讀書最有滋味。

讀書的滋味很美。一篇清新飄逸的美文,讀起來琅琅上口,悟起來意境深遠,評起來擊掌叫絕,憶起來回味無窮,真是美不勝收。這種美感決不亞於欣賞一幅名畫,傾聽一首名曲,品嘗一道佳肴,享受一場酣夢。書中的字句完美地組合在一起,散發著油墨的清香,字裡行間流露出炫目的光華,實在令人愛不釋手,總想再多讀一遍,再多看一眼,直至熟讀成誦,倒背如流,仍覺得滿口余香,意猶未盡,大呼美哉!

讀書的滋味很妙。妙就妙在,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呼之即來,揮之即去;五湖四海,古往今來,任我闖蕩,任我遨遊。讀《西遊記》,仿佛覺得自己是唐僧的第四個徒弟,跟隨唐僧師徒,一路跋山涉水,歷盡艱險,最終修成正果,卻因自己沒被封神而心懷不平。《飄》把我帶到了一片廣袤的新墾棉田,一望無際的紅土,一群耕作的黑奴,在此緬懷那個已隨風逝去的騎士與淑女的時代。《紅岩》又使我置身於白色恐怖籠罩下的重慶,在此我作為一名地下工作者,投身革命,秘密印刷《挺進報》,遭叛徒出賣被捕入獄,在渣滓洞中經受了生與死的考驗,與敵人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最後在烈火中得到了永生。這種超越時空,衝破現實的滋味真是妙不可言。

讀書的滋味很神。大到世界政壇風雲,小到日常生活百科,書中應有盡有。多讀一些便多知一點,多學一些,便多會一點本領。知識越積越多,本領越來越大,遇到難題,所有的知識畫卷都會在腦海中一一展現,運用起來遊刃有餘,總能從容不迫地解決問題。久而久之,一種神通廣大的感覺油然而生,那時會覺得自己比書中的孫大聖還要神。

讀書的滋味很奇。書本是人類意識的結晶,意識是物質世界的客觀反映。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世間的奇人異事都記述在書本之中,書本自然奇妙無窮。多讀書,就能一覽世界之大、世界之奇,只有多讀書,才能見多識廣,博學多才。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既然讀書的滋味美,何樂而不為?人稱“好極”為“妙”,既然讀書的滋味妙,何樂而不為?世人都講神仙好,既然讀書的滋味神,何樂而不為?人皆好奇,既然讀書的滋味奇,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