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印象

公路隨著汽車,向前方無限延伸著。迷離雙眼,敞開雙臂,任迎面而來的風呼嘯而過,吹拂起前額的發,心裡湧起逃離城市喧鬧的快意和無所謂煩惱的豁達,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著:草原,我終於來了!

呼倫貝爾,263953平方公里的博大胸襟與情懷養育著豁達的遊牧民族,成為中華雄雞版圖上最最亮眼的風景,背包客的天堂,不知令多少人魂牽夢縈。這裡的七月,正是水草豐美的季節。映入眼帘的綠,如撲面而來的風,直抵心底,讓人忍不住深呼吸。伴隨著漫長的車程,我們同行六人都被綠醉了,卻仍不滿足,貪婪地渴望雙腳能真實地踏入這近乎虛幻的風景,來到這離夢想最近的地方。

終於到了踏上草原的時刻,經過每一片草叢,目光儘可能地遠望,虔誠地拜訪這一片神聖的土地。那是一片有風車的草原,或慢鏇或靜止的風葉,如飄拂於藍色天幕下的哈達,傳遞著靜謐與安祥。風車通體的奶白,與綠的密草、各色的繁花相襯,美麗而不浮誇。陽光肆無忌憚地灼燒著每一寸裸露的皮膚,草原上的馬兒,或獨行,如歸家路中的遊子;或成群,如自由玩耍的孩童。偶爾有小鳥飛起,就像草原上調皮的精靈,你正要細看,它卻早已害羞地隱身於草間了。散落的村莊,很遠就散發出草原特有的氣息,慢慢升騰而起的炊煙,也正是蒼茫大地上的一份詩意。風兒吹來,那漫天的綠如舞者一般,踏著風的節奏,翩翩起舞;也有蒼黃的麥子,如閃耀的銀針,跟隨著綠草一同肆意自己的舞姿,平添了幾分蒼涼。是啊,有繁華,就有蕭瑟,如人生,有得意,自有落寞……

在那綠色的汪洋盡頭,是一片無邊無際的油菜花地,黃得靚麗,黃得明媚。看她們解開一頭金燦燦的秀髮,梳洗那曾經的滄桑,帶著青蓮的醉態,芙蓉的清婉,以一種高雅的姿態呈現於世人眼前,那葉兒或黃或綠,或淺或深,或迷離或清晰,似一群溫柔的江南女子,以婀娜的身姿輕訴著一段美麗的往事。大片大片的花與天相接,那明淨湛藍的天空偶爾飄浮著淡淡白雲,那些變幻莫測的雲,或流動,或停駐,是籠罩山崖的輕紗,是鑲嵌在藍色玻璃上的幾片潔淨的羽毛,與成群的青山、啼囀的鳥兒共同構成了一幅絕妙的水墨丹青,不愧為旅途中驚喜的發現。

走進蒙古包,每個人的臉上都流淌著笑容,草原漢子的豪爽就這樣流露於談笑之間。一場民族的音樂盛會,也讓我體會到了草原的另一面——真誠而不造作,特別而不平庸。一曲曲夢的華章,讓那沙場戰士的夢回故里、俄羅斯的不眠夜晚、額爾古納河的涓涓細流再現於我的眼前,永存於腦海之中。多少故事、多少情愫,就這樣一點點地展現於音樂之中。

欣賞草原之餘,沿途也飽覽大興安嶺森林的美景。看那一片寂靜的白樺林,參天的“純情樹”,灑下斑斑駁駁的陽光,投下一片綠意盎然。古老的樹皮雕刻著每一個歲月,悄悄聆聽遠方背包客的聲音。這白樺林本是生於草原的孩子,卻沒有草原的粗獷,只有溫暖和細膩,注定是旅途中一個難以忘卻、無以復加的美妙童話。再加上中國最後的部落——鄂溫克族的傳奇,以捕鹿為生的人們,靈魂寄居大山,祖祖輩輩紮根森林,以最原生態的生活方式,貼近自然,返璞歸真。這樣的神仙境界,也是我途中追求的東西。

傍晚騎馬走上草原邊境,顛簸在馬背上再一次深情地注視草原,所有關於草原的美好記憶都定格在了這一刻。看額爾古納河靜靜地流淌,隔河相望的俄羅斯,也被渲染上鋪天蓋地的綠。天邊那幾朵通紅的火燒雲,緊緊抱成了團,映在清粼粼的河水裡,也是一派壯麗的景,相映成輝,為這夕陽西下的惆悵增添了好幾分情趣。望著這“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景觀,我不禁感慨道:其實幸福就是這么簡單,一場恬靜的下午茶,一首家鄉的童謠,一縷蒙古奶茶瀰漫開來的淡香,一次無拘無束說走就走的旅行。偷來浮生半日閒,好好地享受這些甜蜜的時光,給自己放個假,每個人都有權利讓心靈去修行。

七天的草原之行稍瞬即逝,該是踏上歸途的時候了。輕輕地離開,沒有喧譁,正如那歸巢的鳥兒,跟草原深深地道別。我期待著,下一次的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