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最可愛的人

作家魏巍寫了《誰是最可愛的人》,他以如潮的思想感情放縱奔流著告訴我們:志願軍戰士是最可愛的人。抗美援朝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而今,很多人在問:誰是今天最可愛的人?

面對疾馳而來的火車,在溫州打工的河南籍青年李學生為搭救兩名兒童,迎著火車沖了上去,救下一個轉身再救第二個……

當動車脫軌出事,在第一時間,一群蓬頭後面的打工人,他們用自己的人手掏肩背,及時搶救了一個個遇難的乘客……

當液化站以官辦的姿態拒絕提供送貨服務時,是一群打工的人,為了區區幾元錢,把沉重的鋼瓶一個一個抗進了十樓八樓的居民家中。

農民工生病了,農民工說:“這醫院是住不起了,只要不死,就回家慢慢養”。

農民工去市場,農民工說:“不能買精瘦肉,只能買半肥半瘦的,娃兒不在家,每頓吃一個素菜,最多再加一個鹹菜”。

農民工面對物慾,農民工說:“農村人是窮,但不該得的錢,我不得”……

打工的人,在人們的眼裡,是一群沒有素質,愛乾髒活累活之人。因此:這些人給人的感覺是弱勢群體。因此:才有了此起彼伏的農民工為了討薪而“跳樓”,用生命去“下注”,而一些企業主竟然無視他們的死活,不聞不問,更有甚者,圍觀農民工“跳樓”的某些人還起鬨說“跳啊,往下跳啊”……因此:山東菏澤巨野縣的36名農民工,因為討薪未成,被迫在濟南南經十路東部一家酒店,每人花70多元吃了他們有生第一頓“豪華”午餐,一農民工朋友後來對記者說:“這飯吃得我想哭”……

朋友,當我們還在暖被窩裡睡懶覺時,農民工正汗如雨下幫我們清掃大街小巷;當我們住著舒適的房子,想想那裡的每一塊磚瓦都浸染著農民工的血汗啊;當我們吃著美味可口的飯菜,每一口下咽都蘊含著農民工的一分辛勞啊!

這些農民工,他們遠離故土,到全國各大城市尋夢。他們以堅韌不拔的精神戰星星,斗月亮,在環衛,在運輸,在裝卸,在工廠,在小商業等領域苦苦奮鬥,直至紮根。

早期的打工者或許文化水平不高,可現在情況完全不同了。你看那一群群的打工青年中,高中文化已普遍,大學生不在少數。他們熱愛生活,善於生活。在有閒的周末,公園裡的亭前柳下,青年情侶出雙入對。他們喜歡打扮,意識超前,衣著很是時髦。實際上,他們是這個時代的突出弄潮兒了。

如今的打工人,不僅僅只是農民工了,但農民工依然還是主體。這些打工的人,每年春節幾乎都要回家,雖然春運緊張,人回如潮,可是家裡有年邁的老人,有望斷秋水的愛人,有可愛的兒女,回家團圓是一家幾代人三百六十五天的希望啊!春節過了,這些打工的人,又得含淚告別老人、告別妻兒!此時,老人、妻兒眼裡都含著淚水,可淚水就是不能掉下來呀,因為淚水衝出了閘門就是打工人的心波洶湧啊!因此:外出打工的艱難、心酸,他們只能藏在心底!

如今的種種,毫不誇張地說,離開了農民工將是不可想像的世界,離開了農民工的城市,城市文明和城市進步也就無從談起。和諧社會,文化社會,正因為農民工的存在和勤勞而日益變得更美好。

農民工,沒有一個被選為國家代表,沒有一個被選為政協委員,幾乎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發財致富,幾乎沒有一個被稱為明星;相反,吃苦的是農民工,挨罵的是農民工,救人的是農民工,為城市化的進程背黑鍋的是農民工。因此,今天,我要大聲的向社會吶喊:中國的打工者,您們是新時期最可愛的人!向您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