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象棋

漫步百官,隨處可見街頭小巷的樹蔭下、庭院前那些簇擁著三五成群扎堆的人聚集一起,有人蹲著、有人站著、有人坐在小凳上團團圍觀,面對二個對峙在“楚河漢界”調兵遣將博弈拼殺的人,或沉思不語,或搖晃著頭連連發出聲聲嘆息。

小小的棋子給人們茶餘飯後的文化生活增添了無窮樂趣,這已是當今城市生活的一道亮麗風景!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和休閒方式,我也不例外,我的業餘生活除了寫寫文章就是殺殺象棋。如今物質生活的提高讓人變得心氣浮躁,靜心定力玩玩象棋,收穫一份寧靜與冗智,終比陶醉在聲色犬馬中要強。

我對象棋是愛不釋手,愛的如痴如醉。下棋有癮,一旦沉淪在“出車上馬、搭仕分像”的棋盤上,我就會心無旁騖、樂不思蜀,有時候痴迷到可以廢寢忘食。但我知道自己的棋藝不怎么好,永遠也成不了棋中高手,下下象棋只是自已尋找的一種休閒樂趣,為的是陶冶身心圖個愜意。

在網際網路普及的今天,我更喜歡足不出戶地在網上“大戰三百回合”,這裡每天都有那么多的棋手上網,選擇性大,而且玩的時間隨意。

象棋是一種輸贏遊戲,更像是一場實兵推演。小小的一張棋盤,方寸之間猶如兩軍對壘的古戰場。天上戰雲密布、地下炮火紛飛。我躍馬揚鞭,你棄車砍炮,彼此廝殺聲聲。呈現在人們眼前的是敵中有我,我中有敵,縱橫交錯的激烈戰鬥場面。

帥是棋盤中的王,平時穩坐軍帳深居簡出,隨身帶著兩個保鏢、兩個警衛,活動範圍只局限於一方田地之中上串下跳。

士是老帥形影不離的貼身保鏢,在斜路上寸步不離崗位,履行著自己的護衛職責。

象是老帥的外圍警衛,警衛著王宮的第二道防線。象行田字步,象起象落不能主動出擊殺敵,只能在自己的地盤上踱著方步護衛老帥忠於職守,當有敵人入侵之時必須挺身而出給予消滅。

馬是勇敢的鬥士,引鬢長嘯縱橫馳騁在敵我雙方的陣地上殺敵。馬走日字步,直通四面八方。馬踏連環,殺機隱隱。雙馬連環,同生共死。立馬車讓敵人措手不及,馬後炮屢建奇功。

車是武藝高強的野戰特種兵,一桿銀槍在手橫衝直撞搏殺在敵我雙方陣地,百萬軍中取敵將首級猶如探囊取物,在進攻的道路上所向披靡銳不可當,抓住敵人立斬無赦。有時為了順利擒敵遭遇危險之時,必須“丟卒保車”,有時為了主帥的生,為了奪取最後的勝利,又必須“捨車保帥”轟轟烈烈的犧牲。

炮是火力強大的兵種,它可以安步當車,它更可以隔山跳呼嘯長空遠距離地將敵人殲滅。空頭炮讓敵軍心驚膽顫;重重炮使敵將一命歸西;當頭炮鎮守中樞威力無比。不管是當門炮、邊炮、對角炮、背後炮,都要炮炮瞄準目標再發射。

兵是陣地最前沿站崗放哨的小卒,一聲令下便跨過“楚河漢界”永往直前,把生死置之度外斷無回頭之路。一步一個腳印地撲向敵方的陣地,展開你死我活的拼搏。有時可直搗黃龍,立下汗馬功勞,但更多的卻是犧牲在灘頭陣地上。

古老的中國象棋藝術之奧妙、博大與深邃,代表了中國幾千年的文明與戰爭史。

這世上玩象棋的人不少,但能說清象棋有多古老的人恐怕並不多,我也是知之其一不知其二的人。

據我所知,中國的象棋歷史悠久,淵源流長。《楚辭?招魂》中記載:“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曹並進,遒相迫些;成梟而牟,呼五白些。”由此可見,遠在戰國時期象棋已在貴族階層中開始流行。

到了秦漢時期,塞戲頗為盛行,當時又稱塞戲為“格五”。從湖北雲夢西漢墓出土的塞戲棋盤和甘肅武威磨嘴子漢墓出土的彩繪木俑塞戲,都能映證漢代邊韶《塞賦》中對塞戲形制的描寫。

經過近百年的不斷實踐,在北宋末象棋差不多就定型成為了近代這種模式,既有涇渭分明的“楚河漢界”棋盤,又有紅黑兩帥執掌半壁江山,各有一個帥、兩個仕、兩個相、兩匹馬、兩個車,兩門炮,五個兵32枚棋子。

久而久之,下象棋的人還有了一種默認的規範,“君子下棋,落子不悔。”“觀棋勿語真君子,舉手不回大丈夫。”

古往今來,無數的文人墨客大多都與棋有緣,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象棋詩作。

“二國爭強各用兵,擺成隊伍爭輸贏。馬行出路當先道,將守深營戎遠征。乘險出車收散卒,隔河飛炮下重城。等閒識得軍情事,一著功成定太平。”這是馮夢龍在《醒世恆言》中所著的一首象棋詩。

“象棋在手樂悠悠,苦被嚴親一旦丟。兵卒墜河皆不救,將軍溺水一齊休。馬行千里隨波去,士人三川逐浪流,炮響一聲天地震,象若心頭為人揪。”這是明代哲學家王守仁寫下的《哭象棋詩》。

傳說王守仁在童年時,有一次與棋友在河岸對弈,聚精會神地投入而忘了吃飯,其母數次喚他都沒有反應,直氣得他的母親趕過來一把抓起棋子就扔入河中。王守仁一邊跺腳一邊唏噓,惋惜不已。當場順口吟出了這首巧嵌棋子名的妙詩。

擁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國人,許多象棋語言已被移植於生活之中。

清代左宗棠率兵西征阿古柏,有人曾藉此撰寫了一副棋聯:“大帥用兵,士卒效命。車轔轔,馬蕭蕭,氣象巍巍。視此去,一炮成功,方不愧出將入相。”這棋聯的上聯幾乎把所有的棋子名全都包含了進去。

還有什麼“棋錯一步,滿盤皆輸。”、“丟車馬保將帥”、“棋逢對手”、“舉棋不定”、“馬後炮”等等這些人們在嘴上時常說起的棋語,足以令我們中國人為自己的象棋文化而自豪。

我喜歡象棋,因為象棋和生活是相通的,和人生亦是相同的。棋如人生,人生若棋。

試想像棋“走一步要看三步”,那就必須洞察細微,運籌帷幄,縱覽全局,精心布劃,一切盡在彈指間。每走一步,每落一子,恰如人生邁出的一步。

經常下象棋的人,遇事不慌,臨危不懼;經常下象棋的人,心胸寬廣,處世坦然。

一副象棋,棋盤方正棋子平圓,一盤象棋的對弈博殺,可以讓你經歷由喜到“怒”,由“死”到生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感悟。

“人生一盤棋”,建立事業要像卒,雖然前進很慢,但是不能後退。遇到抉擇要像車,果斷利落,不須畏首畏尾。完成目標要像馬,有時候也需要繞兩步才能實現最初的夢想……

若能透徹象棋,我相信也就讀懂了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