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自救

一把破舊的二胡,承載的是一個農民對精神世界的追求與渴望,沉甸甸的。

父親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像其他農民一樣沒讀過多少書,整日在田間幹活。每日幹完活回家,不是發獃,就是蹲在角落裡抽菸。

自從他在舊貨市場上淘回了那把舊二胡,他就像變了個人似的,開朗起來。幹完活他就坐在炕上,喝著小酒,拉著二胡,雖然五音不全,但是自得其樂。

我經常笑父親“迂腐”,一個大老粗,沒文化的,拉什麼二胡啊。然而父親卻樂呵呵地說:“你們現在的年輕人啊,整日讀書、玩電腦,難道除了這些就沒事可做啦?”

有一回,一個收廢品的來家裡,母親把家裡的一堆雜物收拾出來扔給他。傍晚,父親背著鐵鍬回來了,見掛在牆上的寶貝兒消失了,立馬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他翻遍了家裡的每一個角落,床底、柜子里都不見蹤影,他問母親,母親說:“那廢物又不能當飯吃,還占地方,把它扔給收廢品的小販了。”父親一聽,大發雷霆,立馬披上一件破舊外套就往外沖。過了兩個小時,父親氣喘吁吁地走進家門,那時天早已黑了。母親端上一碗茶給父親,父親咕咚咕咚喝完之後,說:“追了兩個村啊,終於把它找回來了。”此時父親布滿歲月的溝壑的臉上露出了滿足的笑。見父親如此執著,我也不禁感嘆,心想:為了一把破二胡,硬是用兩條腿追上了小販的兩個輪子。但我仍對父親的做法很不理解。

自從那次父親的“追寶”事件後,我和母親也不反對父親拉二胡了。有時,我和母親也當一回忠實的聽眾。呵,這可把父親樂壞了,那次他坐在炕上,微潤的臉微帶醉意,給我們拉了一首自創曲目。

後來,我上了高中,每日被繁重的學業任務壓得喘不過氣來,生活在兩點一線上。然而,父親一直守著他的二胡,仍能聽見他在閒暇之餘拉上兩曲。

父親對二胡的愛好,或許現在很多人不理解。人是一棵能思想的葦草,而思想正是從精神生活中反映出來的。我們不但要追求生存,更要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無論貧富貴賤,在追求精神生活面前人人平等。

那依舊是一把破舊的二胡,然而,它承載的是父親對精神的追求與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