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間裡徘徊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再讀徐志摩的詩,靜靜地體會他在康橋上徘徊思索的情感,如醍醐灌頂般的,明白了徘徊的意義。

徐志摩是在康橋上徘徊,亦是在時光里徘徊;我們是在時光里徘徊,亦是在心中的康橋上徘徊。

有時,我會對時光的流逝感到恐懼,發現人類永遠也無法追求到時光的永恆。就好比現在到了12點,你就怎么也無法回到剛剛過去的11點59分59秒那一刻了,你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時間一點一點流逝,卻無能為力。

因此,我有把鬧鐘、手錶調快10分鐘的習慣。我想跑在時間的前面,我想從容地邁著步伐,耀武揚威地對著時間說:“嘿!我還有10分鐘呢!”可最後的結果往往是:生活在比別人快上10分鐘的世界裡,頭腦里時時刻刻緊繃著一根弦,反而愈加匆忙、倉惶了。毫無疑問,還是時間贏了。

記得一次晚自習期間,我出來去廁所,路上看到一位瘦弱矮小的老奶奶站在隔壁班門口,手裡拎著一隻小麻袋,悄悄地向教室里張望,卻始終不見她有什麼行動。那天夜裡溫度很低,她卻只穿著一件薄棉外套,一副弱不禁風的模樣。經過一番攀談後,我才知道,老奶奶為了給她的孫子送一本教材,已經在門外等了兩節課,因為怕影響同學們自習而遲遲未進門。

那一刻,我對這位不起眼的老婦人肅然起敬。不僅是因為她的寬厚、善良,更是因為她對待時間的態度。為了不打擾別人抓住時間,她寧願捨棄自己的時間。

還有一件事,是關於我母親的。在我寄宿時,每天晚上都會給母親打個電話,這也漸漸變成了母親的一個習慣。一次,我忘記了給母親打電話道晚安,導致母親白白等了一個晚上,夜裡也沒有睡踏實。

或許,那時的母親與老奶奶的心情相同,焦灼又憂慮……

或許,她們忘記了能夠吞噬一切的時間的存在……

或許,她們只是做了她們覺得應該做並且必須做的事,與時間無關……

和老奶奶與母親相比,我們那么年輕,是時間的寵兒,而她們卻依然願意把時間的饋贈留給我們,而把時間的苦澀一口吞下。

當時間威逼著我漸漸長大的時候,我不再把鬧鐘和手錶調快,我也願意在時間裡徘徊,為別人多爭取一些時間,也為了自己從容優雅地笑對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