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夢為生,道路在你心裡

肥肥魚是個多愁善感的文藝青年,還獲過文青聚集地——豆瓣網頒發的“豆瓣理想青年獎章”呢,曾經他在自己的音樂人小站簡介里寫過一句話,說“人生就是不斷地往前走想要為困惑找到一個出口,可好不容易到了出口,發現迎接你的還是困惑。”後來他覺得自己的生活就是這句話的寫照,潛伏在人生道路兩旁各種此起彼伏的困惑把肥肥魚先生搞抑鬱了。

那時他22歲,剛畢業,拿著本科大學的文憑,為了能經常看到現場的音樂演出留在成都找工作。像全世界所有的年輕人一樣,他聽得見沸騰的熱血在年輕的身體裡吶喊,總有一股跺跺腳就能讓大地顫抖的氣勢:我一個月之內要找到一份什麼樣的工作,要攢多少錢,要找到一個美麗善良大方的女朋友……欲望清單被一個月一個月地堆滿,以為自己所向披靡,無所不能。可是世界甚至都不屑於回應你一個冷凍的笑臉,整整三個月,都沒有一家公司錄用他,後來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跟專業完全不沾邊的工作,做網站編輯,但他不快樂。

因為工作,他成了自己最討厭的人,每天抓破腦袋把自己變成標題黨騙取點擊量,在公司論壇的群里每天看無數陌生人聚在一起聊星座配對娛樂八卦和吐槽抱怨……

他一個人吃飯逛街彈吉他,不合群。白天混在擁擠的人群中等待路口的綠燈亮起被攜裹著往前推,夜晚沉浸在自己內心無盡的黑暗之中。他終於把自己搞抑鬱了,沉默寡言,深陷孤獨,每天聽著五月天的《你不是真正的快樂》痛苦不堪,站在視窗往下看就想要不要往下跳,跳了以後會怎樣。白天他看上去依舊在笑,可他不傻,清楚自己的內心正在被某種空洞一點點地吞噬,但他毫無辦法。

他愛攝影,有一天去買鏡頭,看到有個年輕人抱著吉他接好了音響在街邊賣唱,那個時候的成都大街上還沒今天這般文藝,這是他第一次看到有人在路上把歌唱得這么坦然。他居然就駐足在那聽了三個多小時,不是對方唱得多好,而是忽然覺得,哇,拿把吉他站在街邊放聲歌唱,高舉夢想旗幟,好有放蕩不羈愛自由的熱血之感,多酷啊。更讓他吃驚的是,那人唱了三個小時就有一百多元錢的收入,而當時的他,工作一天累死累活下來才八十元,吃飯的時候,最羨慕別人點一葷一素的“豪華套餐”。

有天他在網上看到一個廣告短片,一幫七老八十的爺爺們騎機車去環遊,螢幕上的他們滿臉皺紋,頭髮花白,可依然笑得燦爛明朗。肥肥魚受到刺激了,自己這么年輕,為什麼要在鋼筋水泥辦公樓里給自己打上一個又一個枷鎖,他開始蠢蠢欲動想要抱著吉他去流浪,去尋找自由和快樂。那時窮游還不是全民愛好,做這個決定還需要時間思考,畢竟他只是個只有2千塊錢積蓄的憂傷年輕人啊。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了一張瀘沽湖的照片,他聽到自己內心有個聲音在反覆地說,好想去啊!

那就去吧!

第二天,他就辭職,訂票,遊說父母,他並不知道未來會怎樣,只覺得年輕就應該拔腿就跑,既然沒有什麼人生的方式是萬無一失的,那就出去試試看,看能不能把身體裡的不快樂給清洗掉,看能不能愛上這個本覺得挺可恨的世界。

像很多突然啟程的人一樣,他們厭倦了辦公室,厭倦了城市,厭倦了同事,厭倦了房東,厭倦了像罐頭一樣的捷運,厭倦了看時尚雜誌上鋪天蓋地的行銷,厭倦了日復一日單調蒼白的生活,流浪是一場逃亡,也是一種對抗和標榜:我走了,我牛逼,你們不走,你們傻逼。肥肥魚也曾以為,在路上,是唯一的解脫和救贖。

他立下的宏願是一年環遊中國,兩年環遊世界,沒有錢,就給旅社做義工換取住宿,講路上的各種奇遇故事去網友家蹭一頓熱氣騰騰的飯菜,差旅費就靠在路邊賣唱,偶爾幫別人拍攝寫真,以及把拍攝的照片做成明信片在路上擺攤出售。最初,旅行也是他的目的,帶著在世俗世界裡敗退的驕傲和自尊去突圍出一條捷徑,想紅,想出名,想要讓更多人聽到自己原創的歌曲,看到自己拍下的照片。流浪的前一個月,他所做的一切,都抱著一個能賺更多錢得更多利的功利目的,覺得火了才可以做一個專欄作家,紅了才可以輕鬆掙錢呀。除此之外他還想向世界證明自己過得很好很快樂,他會花很多時間精力去拍攝一張照片,然後心急火燎地四處找網路,把照片發在微博和豆瓣,讓別人羨慕他。

所有在旅途上的人除了那份閒適的心境,除了能看到各種美景,更重要的,當然是能遇到許多奇奇怪怪且有趣有故事的人,肥肥魚也是。得了癌症的億萬富翁姐姐會告訴他,年輕真好,我真羨慕你,雖然你看上去一無所有;他去做義工,給貧困的孩子們唱歌,看到他們生活得如此艱苦卻依舊有那么清澈的笑容;還有退學流浪的高中生,隱居的才華橫溢的畫家,他還和摩梭族的人一起生活,參加他們的祭祀活動,篝火晚會……看到這么多不同於上班族的生活和選擇,他會覺得,呀,自己的人生才剛剛開始啊。

當他在瀘沽湖邊,發現這裡的景象遠比當初震懾到自己的那張照片還要美的時候,肥肥魚感動得落淚。一個人出來旅行,他終於從內心感受到了快樂和平靜,慢慢覺得,這世界最奢侈的,不是多大的房子,多厚的票子,多美的妹子,而是悠閒地把日子過成一段段美好時光。慢慢地,他在城市中那種急不可耐的要上房揭瓦的緊迫感終於在山川湖海之中被靜靜地安撫,曾經要環遊世界的口號聲也慢慢小了下來,最初的功利性目的也在不知不覺中消失殆盡。流浪不是為了證明給別人看自己可以對這個糟爛的世界多么不屑一顧,而是給自己的焦躁找到一個出口釋放。

他買了一塊黑板,用粉筆在上面歪歪斜斜地寫:“賣夢為生,生活不是夢,但夢可以是生活。我三月從成都出發,賣唱攢路費,我唱歌,你隨意,然後自取一張我自製的明信片,願簡單歡喜。”這個社會,有人賣笑,有人賣腎,而他決定賣夢。他給自己列出一年的夢想清單,出一本書,辦一次展覽,做一次講座,回家給父母做三個月的飯,他說:“能稀釋悲傷的,只有重拾做夢的能力和遠離悲傷的發酵器。”

當旅行於他,不再是對抗,而是和解的時候,他居然在這自我放逐的路上找到了自我。他辭職的時候,很多人對他嗤之以鼻,當他說他要當一個暢銷書作家,要辦自己的攝影展,還要做講座時,很多人覺得你不過是個流浪歌手,心比天高,可是他真的做到了,出書,辦展覽……包括他夢想清單上的回家給父母做幾個月飯。曾經的他在抑鬱的時候說不去旅行會死,沒有音樂會死,當他擁抱了自己,後來發現沒有這些都不會死。每當去菜市場買菜,就覺得生命鮮活,還給自己做的菜寫歌,在菜市場裡拍mv,給每一道菜選擇光線和角度拍出有溫度的寫真,在豆瓣上引起很多人的關注。這個曾經想要通過流浪甩出生命中全部悲傷的人最後居然在自己的廚房裡獲得了最大的內心安定,當他停留過不同的遠方,才發現,遠方其實不是他的夢想,只是抵達夢想的過程。比流浪更美的,是在家和著切菜的節奏唱嘀嘀嗒嗒,料理是他的一場原地旅行;廚房,是他的又一次在路上。

流浪,一度成為很多城市白領們心中最大的渴望,人們總是覺得在辦公室不自由,可是,出去就能找到自由了嗎?人們總覺得在城市不快樂,可是離開城市就一定快樂了嗎?

肥肥魚抑鬱的時候曾經說,我要甩掉所有的悲傷。但現在他知道如果真的甩掉了,那不是人生,那不正常,幸福並不是單一的快樂,我們所追求的幸福生活應該是一種平衡,是可以在快樂和悲傷中調和的。很多人都覺得,生活在別處就是自由,就可以無拘無束,可真正的自由不是沒有束縛,而是可以想出去就出去想回來就回來,脫離哪個圈子,都可以活得很好。我曾經也無止境地思考自由的意義,像歌里唱的那樣,沒有什麼能夠阻擋我對自由的嚮往,但也許這個世界上沒有真正的自由。如果有,可能就是對自由的那份嚮往,可隨波逐流,抑可隨處安家的淡然。

流浪不是去抵抗融入世俗的唯一武器,因為唯一的道路在你的心裡,旅行不過是一場發現自己的旅途,內心安定了,不在乎人是否被圍困在城市,山川,廚房或愛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