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是一種病

媽媽:

成長是一種病,我病了很久,時不時就發作。小時候寫母愛的作文,我無從下手,看著您貼在牆上的時間表,我只好把它們的名字一個一個地抄下來,要求是300字,抄完,滿格。我欲哭無淚,您卻點著我的頭說細節太少,其實那時的我犯了“煩躁”病。

然後是彈鋼琴,早上六點鐘起床彈一個小時,這是當時我雷打不動的生物鐘,您邊催促我邊提醒我,跟我講朗朗練鋼琴的故事。我迸出一個一個音符,把琶音重重地砸下,吐口水在琴上,挖下朗朗陶醉的頭。晚上,卻被您生拉硬扯去看朗朗彈琴,他的頭生龍活虎,琴聲叮咚朗潤。這次我犯的是“叛逆”病。

我的另一個惡夢是輪滑。那陣子,天冷得要下雪,晚上您拉我到市政廣場,時間仍那么準,一個小時,50圈,一圈折扣都沒有。每次我的耳朵都被風灌得嗡嗡作響,最後滿頭大汗地回去。幾個騎腳踏車的“驢友”說“這小妮真下勁。”我看著您得意地一笑,差點沒摔倒。我知道我犯了“懶惰”病。

但是,長大了,我卻從痛苦中提取了那些足以讓人享受一輩子的快樂。老師留的作業再多,我也能坦然面對,因為我經歷過;文藝匯演,我總有拿得出手的節目,因為我準備過;賽場上總有我能飛奔起來的天地,因為我磨鍊過。這些都是您給予我的,我將受益終生。

我記得您教導過我,要利用好在學校的每一節課,哪怕是自習課。我也下決心這樣做,於是,在別人松鬆散散的空閒時間裡,都是我寫作業的身影,看著同桌們熱火朝天地說鬧,我也不時抬頭,不時分神,滿滿的羨慕呢!

後來,體育課因霧霾改成看電影,我看看演得正火熱的電影,再看看老師留的十六張卷子,也只好把目光投在那令人討厭的卷子上去了。

同桌瞥我一眼,“人家幾分鐘一張的卷子,老師又不改用得著你這么下功夫嗎?你是不是笨啊!”我的心瞬間被戳出了無數小洞洞。您告訴過我努力不丟人,可我為什麼心裏面這么難受啊?你說說我是不是又犯了“多慮”病?

媽媽,成長讓我身陷其中,真的有痛,有心酸、有甜蜜、有懵懂,有您的教誨,更有我的拼搏。

媽媽,您把母愛做成糖果給我,我相信大病初癒後,我會得到屬於自己的那一份收穫、那一份快樂和那一份釋然。

親愛的女兒;

你把成長過程自喻為一種病態的交替,媽媽很欣慰。因為成長的過程是逆水行舟,前進中風浪的逆順會讓你時而顛簸時而迂迴時而暢行。很高興可以和你分享這份幸福伴隨的痛苦。

回首悄然溜走的童年時光,青春的帷幕徐徐向你開啟。曾經我是那樣為你規劃時間:一個小時鋼琴,聽英語聽故事,作業不超過45分鐘,堅持每天輪滑。你從早晨的“叫不起”到“自然醒”,從“不想聽”到“聽不夠”,從“啥時做完都行”到“麻溜寫完可以玩”,從反抗到習慣養成了快速完成每一件事的優良品質。我聆聽了你國小六年里兩千多個清晨的叮噹,目睹了你身上層見疊出的傷痕,更見證了你莘莘學子的成長。

你把成長中的問題說是病,說明你長大了。要知道成長中的難耐相伴更多的是自導自演,所以成長還是孤獨的,我相信孤獨但不無助。

女兒,如果你要做一件事,不要炫耀,也不要宣揚,只管安安靜靜的去做。因為那是你自己的事,別人不知道你的情況,也不可能替你實現夢想。千萬不要因為虛榮心而炫耀。也不要因為別人的一句評價而放棄自己的夢想。值不值,時間是最好的證明。人總是在困難中前行,千萬不要抱怨。正如你的作文里寫的那樣,“每個人的面前都是逆境,要挑戰逆境,遨遊大海。”

一個人的未來由知識、能力、態度決定。知識可以通過學習獲得,能力也可以在實踐中增長,而態度卻由習慣養成。你在良好習慣培養上,還要持之以恆的端正態度。學習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享受。心量大者,不計較、不比較,煩惱隨風散,動靜皆自由。

媽媽希望你在探索中前行,在成長中快樂!

媽媽

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