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心靈在路上

如果我們不出去走走,看看這個世界的模樣,那么我們會像井底之蛙把自己生活的這一小塊地方當成整個世界。於是,有人發出了心聲: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於是我們拖著疲憊的身軀從這個景點到那個景點穿梭著。我想,在我們的身體來回奔波時,同樣,讓心靈來場遠行。

作家池莉說過,如果把生活比喻創作的意境,那么閱讀就像陽光。我認為,閱讀是帶給我最大樂趣的。在閱讀面前,人們是最平等的,不管你擁有多少財富,你有多大的權利,不分性別或種族。人的一生是要有書籍的參與的,沒有閱讀過的人生不叫人生,至少不是完整的人生。讀《論語》,使我們獲得智慧;讀《史記》,使得我們思維嚴謹;讀哲學,使我們邏輯縝密。

讓心靈在路上,在文學的海洋中遨遊。“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這首《關雎》不僅富有音律美,而且描寫人物極其生動。我似乎看到了一個束髮、白衣翩翩的男子在看到了那美麗賢淑的女子,不禁心頭一顫,為之一動,日夜思戀,以至“寤寐求之”,夜晚輾轉反側,之後展開追求的攻勢,甚至希望結婚。《關雎》表現了男子對女子的愛情追求。路遙的《人生》,高加林起起落落、最後又回到原點的故事,我明白了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因此,要好好做決定,謹慎行事,把握人生的關鍵處。

讓心靈在路上,在歷史的時光中穿梭。我知道原始社會時期的人們是茹毛飲血的,到後來懂得鑽木取火,吃熟食;春秋戰國時期鐵犁牛耕,農業取得重大進步。閱讀史書,我知道三家分晉的由來;知道秦始皇修築長城,抵禦匈如,也修建阿房宮,奢侈無度;知道文景之治、貞觀自治等…從史書中,多少了解中國上下502024年的歷史。

讓心靈在路上,在哲學的田野中行走。讀《理想國》,蘇格拉底和他人的精彩辯論,柏拉圖的治國理想滲入其中,正如蘇格拉底所言“在秩序不良的國家裡法律和憲法是無濟於事的,而在秩序良好的國家裡法律和憲法有的不難設計出來”,啟示著我們要依法治國;讀《叔本華人生哲學》,體會到叔本華對人生的透視和對人性的深刻剖析。在叔本華看來,世間的幸福和快樂是短暫的,因此,我們要仔細體會幸福和快樂。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讓心靈在路上,來一場遠行。從閱讀中,獲得無以言說的樂趣,和作者們一起體驗著精神的財富。閱讀,會讓你邂逅不少美麗的意外。那么,揚起閱讀的風帆,讓心靈之旅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