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宛如尋常一段歌

不可否認,山珍海味當然是美食。但大部分的美食一定是我們喜聞樂見又吃得起、吃得上,吃了舌尖上享受,腸胃裡溫暖,心裡頭舒坦的東西。天天吃大閘蟹不光一般人消費不起,你的腸胃不接受,你的身體也吃不消。一道健康美味的菜,無論是雞魚肉蛋,還是白菜豆腐,首先它的食材是新鮮無污染,最好是與土地有過親密接觸過的,現代化流水線上下來的除外,然後經過精心加工烹製而成的“作品”,色香味俱佳,是為美食。

所以,真正的美食並不是高高在上的。高端上檔次的食物,不一定是美食。低調有內涵的飯菜,才回味無窮。生活中,我們一定常常在吃的過程中有過這樣的體會,美食更多的是尋常之物,比如每個菜市場都有賣的豬肉、牛羊肉以及其他各種菜蔬,只要烹調得恰到好處,不操之過急,有一份耐心,都是令人食之難忘的美食。把平常生活的平常食物烹調成一道美食,可以有很多種方法,即便是用心下出來的一碗熱氣騰騰的麵條,也可以讓人吃的唇齒留香,心滿意足。

如今,紅燒肉是最平常的葷菜了,解饞、下飯,當成喝酒的菜也無不可。現在是冬天,吃紅燒肉還可以禦寒。一盤紅燒肉歷史悠久,古往今來,大江南北,最經典的家常菜,香而不膩、軟爛爽口,那么誘人,一塊塊精緻動人,讓人直流口水。革命導師毛澤東據說最好這一口,一頓最多的時候能吃一斤多肉。做紅燒肉花點時間,調味料掌握好,火候把控住,甜甜鹹鹹,相互溶合,各不搶各的味,肥肉肥而不膩,入口即化,瘦肉瘦而不柴,有咬勁,很豐潤。啊,儘管是尋常之物,難道不是讓人久久回味的美食嗎?

青菜和大白菜也是尋常之物,然而青菜和大白菜除了清炒,還可以做成美味的湯。我照著菜譜,在周六的晚上,用豬骨熬成濃汁,加上蓮藕片,再加入切好的白菜和青菜,煮一鍋湯。湯成之後,看上去湯清菜綠,蓮藕嫩白,還沒有油星。這湯有一個雅致的名字,叫翡翠白玉豬骨湯。不明其中玄機的人看到這鍋湯,會皺皺眉,覺得這種清水白湯是不會好吃的。不過,美食的滋味要嘗過才有發言權。嘗一口這湯,忍不住會驚嘆,咦,鮮美無比,且不油膩。於是,一干人就埋頭大快朵頤,很快吃個精光。

梁實秋寫過一篇散文,說是某位太太燉的蘿蔔排骨湯特別好吃,許多人便去打探秘訣,此太太支支吾吾不肯說,倒是那旁人開了口,說道,多放排骨,少加蘿蔔少加水。其實,這奧妙所在就是烹調的方法和智慧,多則膩,寡則淡,恰到好處才剛剛好。這輕易一點撥,用尋常之物做出美食便不再是獨門絕活了。

是的,美食也是尋常的,尋常得像我們熟悉的一段歌,如同我們樸實無華的人生,在波瀾不驚的日子裡喜怒哀樂,耕耘收穫,即使是一棵小樹抑或是一棵小草,我們也認真地生長,有模有樣地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