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長暖於心

洪水能沖毀人類的包括生命的一切的東西,但不能衝垮我們用心靈鑄就的堡壘;雪災能給這個世界抹上一塵死寂的灰白,但不能凍結流淌在我們心中的深紅;大地的顫抖能瞬間粉碎一座城市,但始終都不能深埋我們的熱情!

蒼天無情,人間有愛!

愛支撐起在災難面前微弱的生命,從新燃起生命的希望,伴著我們繼續走下去。一股股寒風颳在六月的季節,一聲聲噩耗在夏季傳來,我們的心在寒冷中顫抖,我們的愛在風雨中洗禮,傳遞,同時在告訴我們要堅強!

向暖!

因為我們有偉大的祖國,我們有13億顆熱心。

記得6月12日-噩耗傳來的時候,我們在為高考奮鬥,然而我們也在為汶川祈禱。一時間整個學校都在為募捐賑災而忙碌,教室門前打出了買書賑災的口號,廣場上到處都是義賣賑災的學生。只有在這時我們才感覺到我們有這樣深的愛,我們的心已經不知不覺地連在了一起,我們恨不得能親自的奔赴中華民族最痛的地方。在我們這么多年的求學路上,我第一次感到我所學到的知識太少了!唯有在艱難的時候我們才真正的領悟到大愛的博大,堅強的可貴。向暖,無論在哪裡,無論在什麼時候,我們都要向暖,讓我們心裡充滿愛!

我們在挫折中學到的東西比在平常要多得多。

在中國最為痛苦的時候我們見到了我們民族的偉大的力量,我們看到了災區人民的堅強。一個個天使的身影在祖國最痛地方與厄運作鬥爭,多少以愛命名的捐贈在中華的版圖上劃出了情的弧線。一場地震,毀滅了一個地區,一個死神,帶走了數以萬計的寶貴生命。在災難面前,我們的心遺留下永久的痛,但我們的手卻永久的握在了一起,我們的心永久的連在了一起!汶川不哭,災區不會痛!因為愛在舉國哀痛的時刻伸出了綠色的雙手,死神望而怯步,落下一滴清淚,剩下的只有愛,堅強與責任。

施愛與堅強,時代的主題。向暖,愛的旨意。

沒有愛,世界不會有色彩,人間不會有春色。沒有領導者的愛,百姓只能生於水深火熱之中,沒有志願者的愛身處迷茫的人們只能徘徊,沒有人民的愛,廢墟下的呼喚將是留給死神的最後嘆息,民族的心痛將是不治之症!只要我們有向暖的心,只要我們有愛的欲望,沒有邁不過的坎!

悲痛時唱一首歌,讓不幸隨風而去,挫折時做一次深呼吸,讓往事釋放。但無論什麼時候不要忘了我們有愛,是時候向暖走去了。

溫暖,存在於每一個人的心中。溫暖,來自聖潔的心靈。溫暖,是每一個人的需要。溫暖,是每一個人的渴望。溫暖有兩種:身體的溫暖和心靈的溫暖。每個人都曾經感受過溫暖。或者是熊熊燃著的爐子,或者是一個關切的眼神,或者是遞過來的大衣,或者是柔和的話語。每個人都製造過溫暖。每個人都有能量。每個人都有過付出。只要有心,人可以時時刻刻釋放溫暖。溫暖就是舒適。溫暖就是被需要。溫暖就是親近。溫暖就是認同。予人溫暖,自己也更溫暖。予人關懷,自己也會得到關懷。予人快樂,自己將更快樂。這是一種境界。溫暖,是心靈的一種擁有。在溫暖里,人不會迷失。溫暖是人創造出來的。要不然是自己,要不然是別人。如果僅僅依賴自己創造的溫暖,那往往在環境變化的時候一時間無法調整過來,遭受寒冷的打擊,遭受嚴寒的痛苦,很可能還會漸漸失去信心。如果僅僅依賴別人創造的溫暖,那么會象不能夠維持自己體溫的嬰兒,在更多的時候感受寒冷,在嚴寒面前無所適從,害怕未來、恐懼人生,渴望卻又痛恨周圍的社會。溫暖與否,是因人而異的。從內心激發的溫暖,才是真正的溫暖。在感恩的心,滿是謝意的眼裡,節日總是讓人感到溫暖。匯聚心靈的力量,人就會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