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自然

少年說,他寧可離開這紛亂浮華的世界,去成為自然的一員。

“我和你說過多少遍了,用功讀書,用功讀書!別浪費時間去整那些有的沒的,明白么?”男人說罷,便將手邊的魚缸信手摔在地上,水與玻璃碴子濺了一地,兩隻金魚也隨之蹦了出來,瞪大眼睛在地板上跳動著,少年卻只能看著它們漸漸失去了氣力,一動不動了。他沒敢與眼前的人爭辯,儘管那兩條魚是他逃學在山坡旁的小河裡費盡心思才撈到的。

少年就這樣沉默著,一直沒敢抬起頭來。待耳畔響起熟悉的摔門聲,少年的眼淚才隨之落了下來。

那一幕場景,在他腦海里一遍遍地重放,像是一部久經不衰的影片。

他出生在鄉村,那個無拘無束奔放灑脫的地方。沒有學業在身,沒有喧鬧勞心,只有安靜與祥和的縷縷炊煙。每天唯一的事情就是招一堆小夥伴,時而去山上砍柴,時而在湖邊玩耍,甚至跳進湖邊嬉戲,直至暮色四合。回家洗畢身上的泥,坐在台階上看著月亮一點點躲進雲里。

一切都很美好,直到有一天。

少年到了應上國中的年齡,家庭也一步步富裕起來了。於是,他被強行拉進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少年記得,那天晚上他攥著從前的照片哭了很久。或許是因為初來乍到,又是鄉下人,他在學校里總是顯得木頭木腦的,上課看著窗外的那株桂花樹便會憨憨地笑。所以同窗們嘲笑他倒也不是沒有理由。他的成績一向不行,鄉村幾年落下的差距使他一直處於慢跑階段,那一串串公式符號晃得他眼花繚亂。

於是他逃學了。

學校附近有個公園,以河水清澈聞名,少年的目的地便在那兒。畢竟不是當地人,來過幾遍也不能完全記得路。磕磕絆絆跑到河邊的時候,已經正午,太陽高高地掛在天上,河邊散步抑或鍛鍊的人都已經散了。他熟練地拉起褲腿挽起衣袖,撲通一聲跳進河裡,河水濺了匆匆趕路的行人一身,傳來一陣咒罵的叫喊。少年不管,他仍然注視著河中的魚。十幾年的鄉村生活使他在這方面完全做到輕車熟路,然而當他企圖第三次下手時,卻被一支強有力的大手提了起來,一直揪到學校。

月亮爬上樹梢,少年也漸漸停止了啜泣。房間裡迴蕩著濃厚的鼾聲。

驚醒時,已經是凌晨了。少年揉了揉惺忪的雙眼,推開還未動過一筆一墨的習題,坐在床沿。看晨曦一點點蔓延,覆蓋整片天空,遮住大片大片的黑暗。

少年起身,隻身離開了禁錮他的冰冷房屋。沒有回頭,沒有遲疑,直至身影消失在朝陽升起的地方。

少年的故事,仍將上演,永無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