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十年後的我作文精選

十年以後,對於充滿理想、憧憬的我而言,是我展現才華、亮出自己的最佳時期。小編收集了十年後的我的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十年後的我

10年後,地球環境急劇惡化,所有必不可少的資源嚴重告急,甚至連樹木、花草,這些與人類唇齒相依的植物,都漸漸的離開了我們。

這個時候,由於科技發達,所有的車輛、飛船,每天到要耗費很大的能源,但是,地球能源已經枯竭,柴油、汽油價格飛漲的局面,讓所有人都措手不及,但是,人們每天又不得不開車,因為,紫外線如一把把利刀,如果在地面上行走,馬上就會被千刀萬剮,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灼痛。

田地,早已乾涸,靠著田地生活的人們早已背井離鄉,不管政府給出多少的獎勵,可是,沒辦法啊,這會兒,連水資源都是珍貴物品了,連一瓶純淨水的價格,都漲到了四、五十塊,別說拿水來灌溉土地,連自己洗衣、做飯的水也是不足。

這時候,我,一位偉大的科學家,正在研究一種可以拯救人類的生物——生命之樹。

生命之樹是一種具有高超生命力的物質,只要將它種植在沙漠裡,一瞬間,整個沙漠都會被綠樹覆蓋,只要這種植物一發明出來,人類就有生存的希望。

於是,我努力地探索著這個能源,用最新發明的能源探測器進行試探,但是,全世界存在的能源少之有少,就別說創造生命之樹的巨大能源了,連生產一片薯片所需要的土豆都是屈指可數、鳳毛麟角。

突然,我的助手李科看到了一絲綠色:“您看這兒,我剛才似乎看到了一絲綠色。”

“綠色?別開玩笑了,現在地球上連樹木都沒有了。”我笑著搖了搖頭。

“真的,我確實是看到了啊,那種綠色。”李科堅持著自己的說法。

我終於重視起來了,莫非,那種綠色的能源,就是生命之樹的種子么?

我順著李科指著的方向探測過去,綠意越來越明顯了,啊,這裡竟然是——南極!

原來,全部的樹木死亡後,在南極溫度急劇上升的考驗上,只有一種生物會存貨下來,那就是,生命之樹的種子。

我欣喜若狂,立刻帶著李科乘上了飛船,飛到了南極上空。

南極,冰山正在一座一座地倒塌,企鵝的屍體遍地都是,不忍目睹,水位暴漲,連我們的飛船想找個降落的位置都非常困難了,我用探測器在一座一座即將倒塌的冰山前搜尋著,我的眼睛盯著探測器上的每一個頂點,突然,指示燈變成了綠色,這表示,周圍有很強的能源出現,我立刻駕駛飛船飛向了那裡。

但是,那座冰山轟然倒塌,生命之樹的種子被卷進了水裡,我立刻開啟了水陸兩式的功能,帶著李科一齊飛向水裡。

經過一番艱苦地搜尋,啊,終於找到了,原來,正被一塊岩石壓在下面。

我穿上潛水服,小心翼翼地將生命之樹的種子捧在手裡,它可是拯救全人類的希望啊。

我們立刻動身,將飛船駛向沙漠地帶,只要將生命之樹種植在上面,全世界的沙漠幾乎會全部消失,我們選擇了一個陽光較小的地方,下了飛船。

冒著太陽的烈焰,我親自將生命之樹扎進了細沙里,突然,灼燙的感覺消失了,呀,頭頂上居然長出了蒼天大樹,生命之樹發揮作用了!樹木一棵接著一棵,一棵接著一棵,沒過多大一會兒,一片茂密的樹林已經形成了,太陽光被遠遠地遮擋住,我們成功了!李科和我高興地跳了起來。

興奮之餘,我不禁還擔心這個世界存在的諸多問題——雖然樹木回來了,但是,其餘的能源早已枯竭,世界滅亡的腳步,還在一步一步地靠近嗎?

第二篇:十年後的我

十年以後,對於充滿理想、憧憬的我而言,是我展現才華、亮出自己的最佳時期。

十年以後的我,將成為一艘乘風破浪的大船,在人才的熱浪中,獨領那一份氣魄。十年以後的我,或許會在大洋彼岸的某個國家留學,向知識海洋的更深處進軍;十年以後的我,或許會成為某家上市公司的老總,拿出青年人的衝動與幹勁支撐起一家跨國公司;十年以後的我,也許正鑽進了某個科學研究室,研究我的發明;十年以後的我……

如此多的“或許、也許”,而我最想、最希望成為一名執政者,走上高級領導崗位。在黨旗下,廉潔奉公,剷除貪官污吏,領導全國乃至全世界人民走向輝煌的明天。我要像范匡夫、孔繁森等好乾部那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時刻將人民記在心間。不僅如此,我還要好好建設家園,將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建設得和花園一樣。在我的領導下,世界上沒有戰爭,沒有飢餓,沒有寒冷,更沒有殘酷的暴力。到那時,世界將會多美好……

十年以後的我究竟會如何呢?這一切的一切都要看十年中的我是怎么生活,怎么學習的。為了我的憧憬與夢幻,為了我遠大的理想,十年中,我會努力學習,努力工作,努力攀登知識的高峰。十年後,當我們六(2)全體同學再相會時,我一定會拿出我的成就作為我的禮物,送給同學們,送給辛勤培養我、教育我的老師,以感謝老師的“插柳之恩”!

第三篇:十年後的我

闖過了20xx的人類,開始珍惜、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而我,也在為我最喜愛的事業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律師。世界上沒有一個人不知道我是誰,應為我打贏了一場“世界官司”,被告是美國總統歐巴馬,原告是中國總理溫家寶——那位在中國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上說“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中國驕傲。

剛從復旦大學畢業的我已經拿到了碩士學位和無數個辯論賽的獎章。這無疑對從小就渴望成為律師的我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這場“世界官司”的大致情況是這樣的。還記得20xx年的《哥本哈根協定》么?這份協定里制訂了不具有任何法律約束力的各國在未來的減排目標。但如今,在各個國家都已基本實現目標的時候,美國領導的歐盟卻肆無忌憚的污染環境、破壞地球。這使溫家寶總理不得不進行這一行動——成立律師團,對美國進行控訴及鞭撻。聽說了這一事件的我,立即毛遂自薦,依靠著經驗和成績成為了其中一員。經過了兩個多月的準備,我們向著哥本哈根進發。我們到的兩天后,歐巴馬總統到了,次日下午,雙方抵達會場,談判開始:

我:“歐巴馬總統,你好!我是中國代表團的律師,我想請問,您身為大國總統,應控制環境污染,反倒更強烈的破壞環境,《哥本哈根協定》對您就沒有影響么?您覺得您做的對么?謝謝。”

歐巴馬總統:“正如你所說,因為是大國,所以我們擁有更多的權利,即使是大國,我們也需要發展和進步。至於《哥本哈根協定》,它是不具有法律約束力的,那些數字只是我們的期望值。”作文

我:“謝謝您的回答。相信知識淵博的您知道我國的孔子有這樣一句話:‘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一個人如果時刻想的都是自己的小家,那么這個人就不為君子。我想,只有這個世界有了更大的進步,美國才能發展的更好。您是否應想想這個世界。謝謝。”

歐巴馬總統:“早知中國的文化源遠流長,只是我第一次見到。恭喜你,戰勝了我。但我輸得不是你,是中國悠久的文化。後會有期,再見!”作文

歐巴馬總統轉身走出了會場,對助手說:“通知歐盟各個組織,節能減排,保護地球……”

是啊,不是我贏了,是中國五千年的歷史贏了。我們應該認識到:中國文化早已作為一種精神刻在了沒一個中國人骨子裡,永不磨滅!傳統的彷徨絕不是文化的失落。我們應對自己有信心,對中國文化有信心。這種千年積澱早已被狠狠的敲進我們的骨髓里,融進了我們的靈魂中,變成我們的血肉,並不斷地化為一種精神力量支配著我們的一言一行,甚至拯救了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