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名人傳》有感作文

讀《名人傳》有感作文(1)

《名人傳》由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 的《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的組合。他們都創作於二十世紀初期。書中刻畫了三個十分有名的人物:一個是德國的音樂天才貝多芬,一個義大利的雕刻家米開朗琪羅,另一個是俄羅斯作家托爾斯泰。

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貝多芬的故事。貝多芬從小就是個音樂天才,而且他的天賦很早就被他的父親發現了,於是他的父親就天天逼他練琴,完全不顧貝多芬的感受。一個勁地培育它。有時甚至把貝多芬和一把小提琴一起關進一間屋子,一關就是一天,逼他學習音樂。貝多芬的童年是十分悲慘的。他的母親在他十六歲年就去世了,從此,他的父親就成了一個酒鬼。這些不幸一起壓在了貝多芬的身上,他的脾氣也變得古怪和暴躁,但是貝多芬沒有放棄,他把所有精力都花在音樂上。由於他的天賦和勤奮,很快就成名了。正當這時,不行的事又發生了,他的耳朵聾了。對於一個音樂家來說,耳朵是多么重要,但貝多芬卻丟失了最重要的東西,這樣的打擊是一般人所不能承受的。

貝多芬遭受了如此大的打擊,但是他卻在音樂這條道路上開闢了一片天空。這是因為他有驚人的毅力。而我們為什麼做不到?

讀完這本給我無窮的啟示,他教導我頑強拼搏,不畏困難的精神,對我終身受益。

讀《名人傳》有感作文(2)

我在閒暇之餘讀了《名人傳》,這讓我深有感觸,我從貝多芬,米開朗基羅和托爾斯泰這三位主人公身上明白了唯有真實的苦難,才能使人不抱任何幻想,直面人生,唯有與苦難搏鬥,才能使人經受得住殘酷的命運。這篇小說是寫給當時受苦難的人民,因為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大家總會面對苦難和折磨,所以我也懂得很多。

三個人在我心目中是偉大的,我很敬佩他們,因為他們都經過了許多磨難但並沒有屈服,退縮而是勇敢的面對,並取得了偉大的成功。

貝多芬是一個極其具有音樂天賦的人,但從小就被他父親嚴加管教,逼他學鋼琴。貝多芬的童年就是這樣度過的,正值青年時又雙耳失聰,這對於音樂家來說是何等的殘酷啊,但貝多芬挺了過來,且創作了更多好的音樂。

貝多芬雖然出生平平,但卻從來沒有懼怕過一達官貴人。蔑視權貴是貝多芬的一貫性格。貝多芬的一位友人——李希諾夫斯基公爵曾邀請貝多芬為住在他的官邸的法國軍官們演奏,但貝多芬沒有答應。公爵終於板起面孔,變“邀請”為“命令”。但貝多芬不僅毫不畏懼地堅持回絕,而且回家之後,他就把利希諾夫斯基公爵以前送給他的一尊胸像找出來,摔得粉碎。然後,他給這位公爵寫了一封信,信中有這樣的話:“公爵,您所以成為一個公爵,不過是由於偶然的出身罷了;而我所以成為貝多芬,則完全靠我自己。你這樣的公爵現在有的是,將來也有的是,而我貝多芬卻永遠只有一個!”對於上層社會闊佬們的諂媚,貝多芬一樣深感厭惡。貝多芬生活的時代,歐洲盛行一種“收藏名人貼身物品”的風氣。曾有一位伯爵夫人向貝多芬索取一束頭髮做為紀念,貝多芬對此十分不以為然,後來竟用紙包了一束山羊的鬍子將那位貴婦打發了。而那位伯爵夫人還蒙在鼓裡,以為真的得到了寶貝。有一次,幾個貴族幸運地請到貝多芬,一起欣賞他的鋼琴演奏。起初,貝多芬的興致也還不錯,可是他在演奏中逐漸發現這些貴族們並不在意他的演奏,而只是想在茶餘飯後“裝點裝點門面”而已。於是貝多芬立刻蓋上琴蓋,怒氣沖沖的留下一句:“我沒有興趣對豬彈琴!”後,拂袖而去。

這就是貝多芬的性格。在我們生活中也應該這樣,不要因為貪圖一些小便宜而出賣了自己,做人一定要心胸坦蕩,不要太虛偽,如果總是去掩飾自己的一些錯誤,只會暴露出更多的錯誤,讓人更加討厭自己,就會庸俗下去,不要隨波逐流。

托爾斯泰也是一個了不起的人,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人。托爾斯泰是偉大的思想家和藝術家。從他的創作初期開始,特別在60年代以後,他始終不渝地真誠地尋求接近人民的道路,“追根究底”地要找出民眾災難的真實原因,認真地思考祖國的命運和未來,因此,他的藝術視野達到罕有的廣度,在自己作品中能夠反映1861年農奴制廢除後到19XX年革命之間的重要社會現象,提出這個轉折時期很多的“重大問題”,儘管他的立場是矛盾的,他的解答是錯誤的。然而,托爾斯泰的偉大,主要還由於他以天才藝術家所特有的力量,創作了無與倫比的俄國生活的圖畫,而那些“重大問題”大多就是在“圖畫”中藝術地提出來的。

米開朗基羅是一個造詣很深的藝術家,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創作的人物雕像雄偉健壯,氣魄宏大,充滿了無窮的力量。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爛漫注意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

《名人傳》讓我懂得了該如何面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