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夏至未至》有感

未至的夏,未滿的局

郭敬明文筆依舊,哀傷依舊。他以自己真實的情感凝結成《夏至未至》,讓我們看到了書中撲向盛大死亡的夏。看了那么多書,《夏至未至》是第一個讓我感動的。

傅小司與陸之昂;

傅小司與立夏;

立夏與程七七;

程七七與遇見;

遇見與段橋......

他們在郭敬明的筆下都活了,而且永遠活在了那個未至的夏。

故事開始於一個虛構的城市淺川,哪裡有香樟,有讓人昏昏欲睡的景色。幾個年輕的高中生在這裡開始了他們平靜而又緩慢的生活。

故事的前半段是美好的,讓人不認打破這平靜。可人終是要成長,終是要墮入黑暗的社會。

XX年夏至,傅小司和立夏.遇見.程七七都在北京,而陸之昂去了日本。相識,相知,在這座鋼筋水泥的城市,遇見結識了段橋,他們倆個會共同完成遇見的音樂夢想。

不久,遠去的陸之昂回來了,這是一個好訊息,但緊接著被郭敬明融成了黑血,腥臭恐怖。程七七的背叛迎接了陸之昂的到來。為了金錢,為了名利,她逼走了立夏,打碎了遇見的音樂夢。為什麼?人都是這樣污濁不堪的嗎?程七七,背叛了流動的香樟。

結局無疑是悲痛的。段橋最後一刻放棄了劍橋大學,選擇了遇見。段橋瘋狂的追著頭也不回的遇見。可當遇見回頭時,卻看見呼嘯而過的大客車和一朵朵盛開的血蓮。

陸之昂也因傷人入獄,立夏更是因為程七七的謊言離開了傅小司。香樟,不再流動了。

在傅小司出版最後一本畫冊里,我清晰記得那無比感人的一句話:

那些男孩,教會我成長,

那些女孩,教會我愛。

XX夏至.尾聲

當我們以為發生過的事情,其實從來就沒有發生過。

那些我們以為愛過的人,卻永遠愛著我們。

悲慘的結局,收以安靜的尾。那是一個未滿的尾啊!我期待他們用流動的香樟來補全。在未至的夏里,成就一個圓滿的局。

家長感言

每一個人的良好習慣應該是從小培養的,我們家長對王梓豪也不例外。在孩子小的時候就經常對他講一些從古到今的許多名人大家的讀書範例,他也從中領悟了一些膚淺的道理。在他進入國小後,學校的老師也推薦了一些好的課外書籍。作為家長,對老師的做法一直都很配合。但是我覺得孩子對讀書有了自主的認知,還是在進入中學以後,特別是老師們在對他進行課本上的知識進行教育以外,還叫他們看一些輔導材料和一些名人名著。這對還在逐步養成良好習慣的孩子,我認為是一種非常行之有效的辦法。在我們家庭的日常生活中,我們也經常和他進行較好的溝通,告訴他知識是從讀書中汲取和養成一個良好的讀書習慣。對他的學習甚至以後的工作和人生道路都會產生巨大的作用。現在王梓豪在學校老師和我們家長的共同教育下,我覺得他對讀書已經有了一個較好的認識,我們希望他能在書中得到有益的知識,同時取得更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