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子的價值

王心怡這個哲理故事,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一個關於年輕人與智者,沙子與珍珠,寓意在於激勵讀者成為優秀人才的故事。  由於故事本身的設定,珍珠成了唯一的風景,沙子便自然被遺忘。這個故事成功得讓我在當時也只看到了珍珠。  珍珠固然珍貴,因稀少而珍貴,因光澤和質地而珍貴,集萬千矚目於一身。但除此之外,它還能是什麼?它每日的行程不過是靜置於某處,或被觀賞而已。  珍珠的出身是沙。沒有當初的沙子,就沒有今日的珍珠。顯然,這樣看來,沙子比珍珠更重要。拿社會結構來講,沙子好比是基層建築,珍珠估且算作上層建築,一旦地基打不牢,上層建築的藍圖規劃得再怎么好也只是徒勞。基礎往往比什麼都來得更有意義。  而以價格論,面對昂貴的珍珠,沙子是否真的一文不值。  cctv13有一個真誠溝通系列的廣告式短片。它介紹了很多普通百姓,有孤島上唯一的青年醫生,有為老年人提供免費甚至上門服務的理髮師,還有利用工作之餘追逐藝術理想的貨車司機,諸如此類。他們無一不是沙子,甚至看完短片,他們的名字也依舊不為人所知,更不用說在此之前他們的存在廣為人知。他們是散落在沙堆中的沙,我們這些凡人中的一個,但當他們的個體被解讀時卻看起來如此耀眼,這種光在我的眼裡蓋過了鋒芒畢露的才人。他們被人所需要,所愛戴,所致以敬意——而他們卻只不過是沙。  沙子,是有價值的沙子,也許個體的價值無法比擬珍珠,但其價值的廣度是珍珠所遠遠不能及的。  無際的沙海,有無限的創造與可能。沙是土地組成的一分子,是生命之本。它是站立的基礎,是行走的延續。它可微小至塵,亦可浩瀚如海。哪裡都不缺它,但又不能真的沒有它。沙,無孔不入,無微不至,萬物皆能與之緊密相貼。  沙,有一種珍珠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度。  既然是沙子,就不要總想著要成為珍珠,不要老只用眼睛看問題。因為遲早會有這么一天,你會虔誠地感謝造物主——他讓你出生在這世上——以沙子的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