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時代作文1000字

身處車水馬龍的繁忙街道上,目之所及,是一片橙黃交織的色彩,那是遍布大街小巷的共享腳踏車。除此之外,還有諸多的共享資源,它們悄然滲透進我們的生活,促使我們或被動或主動地與素不相識的人分享自己在不經意間流露出的情感。

我與這個共享時代的關聯似乎與大多數人一樣,源於我與共享腳踏車的相遇。那是一個普通的清晨,走在上學路上的我目光剎那間被對街的腳踏車吸引,嶄新亮麗的車身,整齊地排放著,似是在招呼著路人騎上自己去到下一個站點。就這般,一夜間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頭來的共享腳踏車突然而又理所應當地闖入了我的生活。

我曾有過顧慮,因為我們無從得知自己選擇的這輛腳踏車的上一個使用者是誰,共享也許是一種分享但也許也是一種隱患。可後來,隨著我騎腳踏車的次數漸漸增多,我發現也許揣度上一個使用者的心情是一件更有意思的事。他們或是歪歪斜斜地將腳踏車扔在路邊一走了之,或是小心翼翼地將腳踏車穩穩噹噹停在路邊的停車區……每一個細節,足以看出一個使用者對這些共享資源的態度。

也許人們一直以來都以擁有為目標,只有擁有了才會小心對待,因為自己為之付出過,奮鬥過。但當生活逼迫著人們學會分享,在最初的不適過去之後,這樣的共享似乎已然成了習慣。無關乎所謂的規則與制度,人們學會將每一份共享資源當作自己的所有物小心對待,將之完好無損地交給下一位使用者。

捷運站里的共享書籍曾風靡一時,我曾有幸得到過一本陌生人放在站台座位上的《百年孤獨》。它略微捲起的書頁顯示著它的上一位主人曾數次翻閱它,扉頁上是一段用藍色水筆寫下的話,字跡不算娟秀但很工整。這是這本書的主人對下一位讀者的囑託,希望下一位讀者帶著她對這本書的愛將之傳遞下去。翻到正文,是密密麻麻但不顯擁擠的批註與讀書心得。從這一切足以看出這本書的主人對其深深的熱愛,但她卻選擇將之交到一個陌生人手中。這樣的舉動與其說是一種大方與慷慨,倒不如說是一種對他人的信任,相信他們會珍惜與愛護自己所深愛的書籍,相信他們會將自己對書的體會認真揣摩。馮驥才說過,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世界。也許正是這一份信任,讓這本書的持有者放心地依賴捷運站中某一個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將之傳遞。共享時代,促進的是一種心情,放心去信任他人,相信他們會好好對待自己的心頭所愛。

其實,共享在不知不覺中已然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與改變著我們生活的理念。騎在腳踏車上,我們也許會好奇它的上一位使用者是從何處將它帶到了這裡,我們會思考是一個怎樣的人在用完它後將其小心地停靠在路邊?是一個心思細膩的姑娘還是一位看似循規蹈矩但又實則叛逆的不羈少年?這樣的不見面的關聯,是這個共享時代所帶來的一種微妙的緣分。在流動書籍中,我看到的是一個素未謀面的女生或是一位女子對待一本書的小心與珍愛,讀著她質樸的語言,我在她的批註與感想中看到了一個陌生人對一本書翻來覆去的品味與思考。共享時代,衍生出的是一份淡淡的溫情——在滾滾人潮中遇見一個性格相投的人,儘管我也許永遠無從得知你是誰。

共享時代,是一個溫暖的時代。它一點一點拉近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用一件物品將數個陌生人的心靈聚攏到一起,教會他們為他人著想,引領他們用心體會他人的心中所感。共享時代,分享的是心情,而每一個人所收穫的,是一段段緣,以及陌生人所帶來的關懷與心靈的交流。

也許我們會在人群中擦肩而過,也許我們的人生在未來永遠不會有交集,但至少,我們曾經騎過同一輛腳踏車,讀過同一本我們都熱愛的書。如此,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