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得失(中考二模作文)

人生來便是孤獨的。隨著一聲啼哭,人便一絲不掛的降臨到了這個世界上,不帶一絲一毫前世的羈絆,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存活下去。

但,人並不會一直孤獨。畢竟,人是群居動物,不論如何,來到這世上的第一個牽掛便是父母。此後,在接下來的成長過程中,人會不斷地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事物,從而接連不斷的與不同的人結下或深或淺的羈絆。

人在世上活得久了,遇到的事情也會變得很多,人的性格也會在這些事情的磨礪下漸漸成形。同時,也因此,人開始發生一些變化,變得不再輕易的去相信一件事情;變得不再心直口快的去表達自己的情感;變得不會輕易的去接受他人的勸戒;變得學會固執己見;變得為了利益而不惜與曾經的羈絆一刀兩斷······

如果,人真的變得如同上面所說得那樣,我們或許會說這是敗類,但更多的時候,我們用這樣一個詞來形容這種人——成熟。

如果,這就是所謂的成熟,那我寧願永遠幼稚下去;如果,成長就等於斬斷羈絆,那我寧願永不長大;如果,現實就意味著唯利是圖,那我寧願永遠活在虛幻當中;如果,生存就需要出賣自己的靈魂,那我寧願選擇走向死亡······

人的一生,本身就是一條不歸路。每一個路口你只能選一次,不能回頭,也不需要回頭。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縱使別人的勸諫又如何?選擇的權力始終在自己的手中,人的命運也只能由自己決定。每做一件事,就不存在後悔的餘地了。哪怕是到頭來一場空又能怎樣?人本來就是赤裸而來,也必將會赤裸而去,何必計較那些得失呢?

得,便是得了;失,便是失了。這些得失就好比是呼吸一樣,吸進來的,終究會再呼出去。一吸一呼之間,我們並沒有因為只吸入空氣而一直存活,也並沒有因為不呼出空氣而拒絕死亡。讓我們真正得以存活的便是這呼吸的過程。

何必因為得到而開心,又何必因為失去而悲傷?沒有得,何來失?沒有失,又怎能得?凡事一飲一啄,有因有果。而我們要做的便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閒觀庭前花開落,慣看天邊雲卷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