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責任的初三優秀作文600字

責任對於每一人來說,都並不陌生,因為有了責任,我們每個人才會努力奮鬥,國家才能不斷地發展壯大。下面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有關責任的九年級作文,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九年級優秀作文:責任與心

責任不是強加的,責任是發自於內心的,就是所謂的責任感。

責任的存在,是因為人所處的環境所需要。這是相互依存的關係,也就是說是社會和父母的責任培養了自己,而自己相應地產生了責任的感覺,是源於心的。

責任放在心上,而心就像一個彈簧一樣,自己被“責任”教育越多,責任感也就越強。就像我們,感受到國家和父母,以及老師對我們的愛,則我們要報答的心也就越強烈。另一方面,責任感還會是危機感―――古時的詩人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對於國家的危機感而產生的責任感,是應因為源於心,才會留下千古名篇:屈原的《離騷》,白居易的《長恨歌》,李白的《將進酒》。

責任要源於心,如果是強迫我們的心,這必定不會長久。即使因為社會輿論,而將“責任”盡心盡力的負責,那也是壓抑人的本心。這不是真正的責任,那樣的壓抑會壓迫乃至扭曲本性,其結果可想而知的不會好,無論對自己還是別人。

同時也有人說,責任才可以抑制人的為所欲為,如果人人都為所欲為,那世界不就全亂了嗎?

之前也提到過,責任的存在是因為環境的需要,而她的產生,也是環境的培養,如同傳遞愛一般――這是連鎖反應,感受到了,就會產生,產生了(責任感)就會自認而然地對自己的行為及其欲望進行克制,社會就到協調,就可以培養更多擁有責任感的人。

相對地,發自本心的責任感,不僅會長久持續,還會激發更多的動力,去創造更多的價值,使人生更有意義。

將心比心,源於心的責任,才會讓別人感受到,才會感染他人,才會讓自己活得更好,更有價值。

國中九年級作文:責任

夜深人靜,我獨居一隅,書桌上一杯清茶正散發著淡淡的香味,和書香混在一起。

恍惚中,我看到了一個面色憔悴的老者佇立在江邊,他正迷茫地眺望遠方,啊!此人不正是屈原嗎?

我走上前,問道:“屈大夫,為何獨自一人佇立江邊?”

他長嘆一聲,“我本滿懷雄心壯志,欲救楚國於水火之中,可誰知小人的讒言使我的理想破滅。”

我見他一臉憂愁,心中不免一陣酸楚。

“屈大夫,你本為忠臣,秦國任用商鞅變法後日益強大,常對六國發動戰爭,惟齊國能與之抗衡。於是你主張改良內政,對外主張聯齊抗秦,卻因而侵害了那些受秦國賄賂的人的利益,遭到他們的排擠和陷害。”

“糊塗的懷王聽信讒言,竟將你放逐到漢北,結果他自己被秦國騙去當了三年階下囚,死在異國,真是個悲劇啊!”

屈原的臉上落下一行淚,是失望,是痛苦。

“我看到這一切,極端氣憤,堅決反對向秦國屈辱投降,咳,誰知新即位的襄王比他父親更昏庸,將我放逐到比漢北更偏僻的地方。”

我點點頭,充滿了對他的敬佩,“可是你並沒有屈服,堅持自己的政治主張,決不隨波逐流,拿起筆抒寫自己對祖國的熱愛,為我們後人留下了千古不朽的詩篇。!”

屈原轉身望著我:“小友,記住,‘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將上下而求索’,這種追求我雖死不渝呀!”

說完,他縱身一躍,消逝在茫茫江水中。

“屈大夫,不要!”我來不及阻止,只能任淚水在臉上默默地流淌。

我不禁打了個寒噤,腦海中閃出兩個碩大的字“責任”,清晰可見。

初三學生作文:責任的感悟

“責任”雖然只有兩個字,但是它卻關係著一個人的一生,它是人生中一個不可缺失的部分。人們如果缺失了它,生命將變得不再完整。每個人身上都有自己所肩負的責任,所以,我也有自己所肩負的責任。

星期三下午,夏老師請班中幾個作文寫得好的同學把自己的作文抄好上交,要張貼在班級展覽窗上。班幹部黃溫茹拿來了一本嶄新的信紙,從裡面抽了三張遞給了我,請我抄作文。但是,我想:一篇作文最少也有400個字,那樣抄不得累死人,誰受得了啊,反正全班那么多人,缺我一個也沒什麼關係。於是,我把紙還給了黃溫茹,儘管她再三請求,但我還是維持著原來的想法。黃溫茹立刻就把這件事告訴了夏老師。頓時,夏老師的臉色馬上由晴轉多雲了,板著一張臉生氣地說:“班級的事情哪有不做的呢?給我把第一單元課文抄一遍!”我愣住了,久久地呆在了那裡……

當我看到其它同學在抄作文,而我卻在抄課文時,我的心比針扎、火燒、刀割還難過,一顆顆豆大的眼淚從臉上齊刷刷地掉了下來,陷入了沉思之中:這是一個完整的班集體,不是我一個人的世界。班級就像一個大家庭,其他的人都在為班級的榮譽而努力奮鬥,惟獨我在這裡偷懶,作為班級的一員,不為班級做事情,這是哪個班級都不允許發生的事,連一個班級成員應盡義務都沒做到,我還算有責任感嗎?……

我終於在淚水的陪伴下抄寫完了課文,經歷了這件事情,讓我感到了什麼是真正的責任,讓我知道了怎么做一個有責任意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