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狂人日記》有感

最近細讀了魯迅先生的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讀後深有感觸,特記於此。

當時到處都是“吃人的人”,我認為說的是當時到處都有陷害他人的人。還記得有一段說大家布下羅網,逼“我”自殺。我在想,現在的生活中不也有那么一些人,聯絡各方人員為自己陷害他人服務嗎?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一個一個地陷害別人,最終反倒相互之間產生內斗。“吃人的是我哥哥!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這一段不難看出即使是兄弟、親屬也會彼此迫害的對方。現在的社會實在太混亂,雖然人與人之間的真誠還存在,但更多的已經是為了利益而產生的勾心鬥角。上到世界首富排行榜,下到普通老百姓,爭鬥在所難免。

還有一處也很令人揪心,作者在文章末尾發出感慨:“救救孩子!”孩子確實是天真無邪的,教育會影響他們。社會上太多的不良因素導致了許多孩子變壞,變成了“吃人的人”。這樣的變化令人痛心。我也相信“沒有吃過人的孩子”一定還有不少,希望他們能夠成為好人,希望教育他們的人能夠讓他們遠離“吃人”。

縱觀全文,可以看到不少人的虛偽。“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虛偽的人表面看上去是心地善良,不求回報,樂於助人的,實際上則在背後作祟,害人匪淺。這種人是最應遭到唾棄與漫罵的,他們對社會沒有任何責任心。

感受到這裡也差不多了,做一個小結,整篇小說都說明了當時社會的險惡。通過小說反思現在的社會,其實又有什麼改善呢?甚至是更加惡劣。只能說孩子的確得救了,但是不敢保證大人是否都改正了。但願《狂人日記》所描繪的那一天不會真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