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的陽光下南京市第九中學初一(8)班華映肖

在黨的陽光下

爺爺告訴我:

1949年6月15日至19日,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在北平中南海勤政殿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毛澤東在會上宣告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成立,在致詞的最後,連呼了三個口號,其中之一就是: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萬歲!

我問:那么,原擬的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的國號,又是怎樣改變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一正式國名的呢?

原來當時,關於新中國的國體,已確定為工人階級(經過共產黨)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同時,確定新中國的政體,為實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不採取西方那種三權分立的議會制。這些有關建國的基本問題,經向新政協籌備會各方面代表宣傳和解釋而達成基本一致的意見。只是對於即將誕生的新中國,還沒有一個正式名稱。

中共中央、毛澤東一般習慣用“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的稱呼。在新政協籌備會起草各項檔案的過程中,一些代表對這個原擬的國名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雷潔瓊發言說,如果國名太長,用時不用全稱即得註明是簡稱。黃炎培、張志讓兩先生的意見被整理成書面報告,提出:“我國國名似可將原擬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改為中華人民民主國簡稱中華民國或中華民主國。將來進入社會主義階段即可改稱中華社會主義民主國。”但有幾位老先生嫌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的名字太長,他們說應該去掉民主二字,叫中華人民共和國好。經8月17日小組第三次全體會議修正通過為組織法的初步草案。在這個初步草案里,新的國名去掉了“民主”二字。報告對組織法草案的總綱作了幾點說明,第一點就是關於國家名稱的問題。

現在採用了最後這個名稱。因為共和國說明了我們的國體,“人民”二字在今天新民主主義的中國是指工、農、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四個階級。

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報答我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