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幫助的冷漠

寧小白幫助本是一種善舉,但在接受幫助的時候,我們卻感受到了冷漠——無論是公車上的一次讓座還是助學的高額資助,回報的也僅僅是冷漠。那么,究竟是什麼導致了人們在接受幫助時的普遍冷漠呢?很重要的一點在於,人們已把接受幫助當作理所當然。隨著社會道德的完善,幫助得到了廣泛的推崇與認可,然而接受幫助則成為道德的盲區。於是,越來越多的人將幫助視為義務、將被幫助視為權利,殊不知,幫助在更多的時候是自發的行為。此外,獨立人格不斷健全,人們的注意力漸漸集中到自身,傾向於視個人利益為最高利益,也就忽略了他人感受,這無疑對幫助者造成了嚴重的心理障礙與創傷。長此以往,幫助將等價於自作多情,行善會被視為多此一舉。不僅如此,這種冷漠也將給社會套上無形的枷鎖,隔絕了善行善舉,阻礙著正能量的傳遞。於是,氣候在變暖,人心卻在變冷。對幫助的普遍冷漠現象應當引起全社會的思考。誠然,幫助不應僅僅是單方面的行為,也並非簡單的給予與接受,其應該包括給予者的信任與付出以及接受者的珍視與感謝。劉盛蘭在發出一張張省吃儉用得來的匯款單時,也收到了一封封貧寒學子學業有成的感謝信;“炎黃”幾十年如一日地關注慈善,人們便幾十年如一日地歌頌“炎黃”、宣揚“炎黃”、尋找“炎黃”;雷鋒將短暫的生命用於幫助別人,於是他的精神永駐在了這片土地上。社會在告訴人們如何幫助別人時,也要告訴人們怎樣被別人幫助。只有如此,才能重建社會道德的良性循環,傳遞真正的社會正能量。“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可見,對於別人的幫助怎么感激都不為過。然而,往往僅一個淺淺的微笑、一聲簡短的謝謝、一句誠懇的問候就可以賦予幫助其存在的意義。或許我們不能回報以金錢,但我們可以回報以成就;或許我們不能回報以言語,但我們可以回報以行動。衷心希望以後在接受幫助時,再嚴肅的面具之後也會是一個誠懇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