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考場作文:這有點兒意思

在國小參加運動會,這是一些體育特長生的主場,而像我這些,只能留著加油的份。

揮手國小的操場,我們步入了中學的新天地。

開學不久,約摸也就一個多月,老師向我們通知一件事,要舉行為期三天的運動會!嗯,我在心裡思索著,參加什麼項目好呢!二百米?不行,我速度太慢;四百米?我在學都墊底;八百米?算了吧,第一次測試我跑得極慢極慢了;鉛球、跳高、跳遠,我就更不行了。

在準備一狠心放棄這次猶為重要的運動會時,我,一不小瞄到了女生體育委員的報名表——只見在表格的最後一欄,直挺挺地印著一個項目“一千五百米”,我轉念一想,我的耐力不是還不錯嗎?何嘗不試試呢?於是,我大膽地拿起一支令我感到猶為沉重的筆,顫顫地寫下了我的名字。後來,我問同學:“我是報名成功了嗎?”聽到他們確定的回答,我不由自主地跳了起來,這有點兒意思。

回家後,我將這一“喜訊”告訴了爸爸媽媽,他們也很吃驚,也很激動,狠狠地抱緊了我,這畢竟是我第一次參加徑賽。

我二天,我估算了一下,一千五百米大概有多長?學校操場那么大,也就三百五十米一圈,那么一千五百米大概就是——四圈半!我不禁打了個寒戰,這也太恐怖了吧!不過,好像這有點兒意思。

打那時起,我便投入了如火如荼的訓練之中——在周末,驅車前往學校,一圈又圈,一圈又一圈,直到沖向終點,這都要令人“撲街”啊!不過,這也令我有了幾分欣慰:我能跑到這看似高不可攀的距離了,也不用十分鐘。在學校,那便須更用勁了。聽到同學的“預備”聲,我便“嗖”地一聲衝出去,第一圈,如魚得水;第二圈,筋疲力盡;第三圈,只剩腳步和汗水;第四圈,沖!啊!在反覆地訓練中,我十分地失望,因為我的成績不是十分鐘,就是九分鐘五十秒。最後一次的訓練,是在運動會前夕的體育課上,老師語重心長地跟我們一一道來:“參加長跑的同學,今天便是最後一節訓練課了,這節課,我們就跑不計時、不計速的五圈吧。”啊?五!圈!剛聽到這個訊息的我的內心幾乎是崩潰了,因為想想就覺得好恐怖,不過又轉念一想,不過也就是比一千五百米多那么的二百五十米嘛,就心無雜念了。

二零一五年的十月十二日的早上八點半,我緊張而又平穩地站在起跑線旁。“預備——跑!”裁判發號施令,我們飛奔出去,第一圈,第二圈,第三圈,衝刺!我跑到了,我跑到了,我,跑,到,了!一時忘記了筋疲力盡,去老師那裡看成績,我目瞪口呆,八分零六秒,我在質疑我的視覺,可沒錯,這,有點兒意思。

在時間的旅途上,只要你堅持,去努力,去勇敢嘗試,就能取得那汗水後的獎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