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優秀作文:鄉村大集裡的年味兒

剛一放寒假,我和爸媽去平谷郊區看望姥姥,姥姥說今天是靠山集大集,她要去趕集購置年貨。於是,我們也參加到年貨購置的活動中。

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一點不假,一靠近大集,我就感受到了那濃濃的鄉村年味兒。距離大集還有一段,路上的人便已經摩肩接踵了,不得已,我們只能棄車步行進集市。

走進大集,用“琳琅滿目、眼花繚亂”形容這裡一點兒也不過分。吃的、用的、穿的、裝飾品、各種玩意兒在這裡應有盡有。因為靠山集地處京津冀地區,趕集的人也不同,不僅僅有平谷本地人,就連周邊河北、天津和北京市區的人都趕來了,大家操著不同的口音,選購著自己心儀的物品,一片祥和、喜慶的氣氛。

瞧,這一片最紅火了,各種春聯、中國結和大紅燈籠映紅了每一位前來購買人的臉。中國人最喜歡紅色,因為它是喜慶的象徵,每一位趕集的人一定會在這時候買上幾幅對聯,拎上幾盞燈籠或拿幾對中國結裝點過年的家。這時,一陣叫好聲吸引了我的目光,循著聲音,我見到一個攤點前圍滿了人,擠進一看,原來是現場寫春聯的,買春聯的人一說出自己的新年願望,寫春聯的人立即提出一副和他心意的“特製”對聯。那瀟灑的字跡、工整的對仗和對聯里溢出的滿滿祝福,還真是讓人讚嘆不已。中華文化在這裡淋漓盡致的展現著。

看,這裡是小孩兒們的天堂。“二十三,糖瓜粘。”小孩子們才不管灶王爺的嘴巴有沒有被粘住呢,反正自己的嘴巴不能閒著。各種各樣、花花綠綠的糖果在這裡應有盡有。“媽媽我要這個。”“奶奶我要那個。”大人們這時也格外開明,借著灶王爺的面子,把平時給孩子們的清規戒律一概拋向腦後,各樣的都會稱上些,讓孩子們心滿意足地拎著糖果回家。

滿足了孩子的願望,大人們往旁邊一挪,開始購置年貨。什麼灶王爺的畫像、楊柳青的年畫、農民自產自銷的瓜子、花生,紅紅的蘋果、黃橙橙的梨……每一種都不同於超市里買到的,帶著濃濃的地方特色,看著雖不是那么精緻,但用起來、吃起來卻非常放心。忽然,一種像包子,顏色黃黃的食物吸引了我。姥姥告訴我:“這個叫‘粘勃勃’,是當地農民用大黃米、紅小豆等粗糧做成的,這東西在以前是每家過年的‘標配’喔!”說完,姥姥也讓攤主包上10個,準備帶回家讓我嘗嘗。

越往裡走人越多。各種當地山貨吸引著山外人的目光,老人親手做的小孩兒衣服虎頭鞋子散發著樸實的味道,還有那叫不上名字的各種民間手工藝品著實讓人讚嘆。這裡的農村大集,散發著濃厚的民俗文化氣息,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成為農村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更是和諧、富庶新農村的一個縮影。如果你還覺得如今的年味兒淡了,那就去趕一次農村大集,相信大集上的那份年味兒、人情味兒一定會讓你愛上過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