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

今天,我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書中的主人公——保爾使我油然而生敬意。

保爾被老師神甫趕出學校後,在一次偶然的相遇中,他與冬妮亞結為朋友。他在裝配工朱赫來的引導下,懂得了布爾什維克是為窮人爭取解放的革命政黨。他依依不捨得告別了冬妮亞,逃離了家鄉,加入了紅軍,成為了一名堅強的布爾什維克戰士。但是他的身體狀況每況俞下,右腿變成殘廢,脊椎骨的暗傷也越來越嚴重,最後終於癱瘓了。但他並沒有不此而沮喪,而且開始了他的艱難的寫作生涯,從此有新生活的良好開端。

我非常敬佩保爾不畏病魔侵擾和不怕命運挫折的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他時刻都在為革命事業而奮鬥。他有一次不幸染上了傷寒,他憑他那堅強的毅力,奇蹟般地從死亡線上走了回來了,重新義無反顧地走向火熱的工作崗位。

最使我感動的是下面的故事。

索絡面卡區的團組織幾乎全部全上陣了。團省委去了三個人——杜巴瓦、潘克拉托夫和保爾。這三個人是朱赫來同志親自選定的。鐵路搶修工作開始了,誰也沒想到條件會有那么艱苦,寒冷的秋雨浸透了人的衣衫,沉甸甸、冰涼涼的;四周荒涼一片,幾百個人晚上只能睡在四間破房子裡的水泥地板上,穿著淋濕了而又沾滿泥漿的衣服,緊緊地擠在一起,儘量對方的體溫取暖。早上,大家喝點茶就去幹活,午飯天天是素扁湯和一隻煤球一樣的黑麵包。但他們憑著對革命事業的無限忠誠和堅強的革命毅力,出色完成了任務。

我想,我國的創業者和建設者與他們的情況也有驚人的相似之處。今天我們的幸福生活是無數辛勞的勞動者和革命者用血汗換來的,來之不易,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好好學習,煉好本領,為將來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奮鬥。

家長:故事中主要講的人物是保爾。柯察金這個小孩。他並不是富貴人家的孩子,而是跟普通人一樣,但是他的生活更艱苦。保爾很小就不去學校了,只是因為家裡窮,付不起學費。他在失學後,並不是呆在家裡不做任何事情。他不停地找工作來做,當過洗碗工人,幫人做電工。

當時的十月革命使他成為了一名紅軍。在當時的那個社會,德國和白匪的隊伍想要推翻新政權,建立霸權主義。之後,他又多次負了傷,最終他全身不能動,眼睛也看不見了,他有過輕生的念頭,卻又努力的生存下去,因為他沒有讀完學業,所以會寫的字不多,而他在這種情況下又不能寫字了,所以只能找到一個人把他要說的話讓那個人紀錄下來成為一篇文章,但是得到了一個令人很憤怒的訊息----這篇書稿不見了,所以只能重寫。我那個時候就在想如果那個人是我,說不定我早就對自己失去了信心,也就完不成書稿了,可是保爾卻成功了,他真的是有超意志的精神。

而保爾讓我想起,平時,我並沒有珍惜時間,在學校里,寫作業的速度並不是很快,所以只能夠每次課間十分鐘用來寫作業,這樣才可以跟上同學作業的速度,在家裡,做一件家務動作也很慢,但是卻很乾淨。於是常常回有人對我說:“事情幹得很好,就效率太慢了。”所以,今後我要珍惜在我身邊的每分每秒,要像保爾那樣不虛度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