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旁的一家子

南京市第一中學國中部初一(9)班

我埋著頭,小心翼翼地吃著碗裡的白米飯。身旁兩側的爸媽也沉默不語。我深切地感到自己被一團嚴肅、緊張的無形之霧籠罩著。在這種壓抑的氣氛中,我心裡很難受,不敢出聲,因為我知道爸爸媽媽正為我的數學成績而氣憤和難過。

一聲清脆的玻璃杯和餐桌的碰撞聲打破了這令人窒息的沉寂。隨後,便是爸爸粗獷的聲音:“李惠雪,你自己來分析一下數學成績吧。”我心中一驚,看來這次爸爸是真的生氣了。我不敢抬頭,不敢直視爸爸那充滿憤怒和無奈的雙眼。我的心裡像是打翻了五味瓶一樣,不斷的捫心自問為什麼考得這么差,為什麼不多考幾分呢。我想張口說時,卻被媽媽的一席話打斷了,“你還說!不就是你在考試前兩天說不要做卷子,看看數學書就可以了嗎?”她突然爆出的這句話,無疑是給此時的爸爸火上澆油。“難道做卷子就能考好嗎?題海戰術未必有效啊!而且孩子搞這么累,考試反而考不好。”爸爸振振有詞地說道。

我最不情願看到的事情終究還是發生了,一次“和平”的晚餐演變成爸媽之間激烈的對話。他們彼此都不甘示弱,理直氣壯地爭辯起來,針尖對麥芒,一聲比一聲高,一句比一句有理。

我無力地呆呆坐在椅子上,眼神空洞地頂著一桌被冷落的飯菜,不爭氣的淚水已經開始在眼眶裡打轉了。心裡全是對數學考試的懊悔和無奈。耳畔的爭執聲漸漸小了,最後歸於家裡餐桌上從未有過的寂靜。過了不知多久,我緩緩抬起疲憊不堪的臉龐。此時,爸媽都已經安靜得坐在座位上,爸爸輕輕呷著酒,眉毛蹙成了一團。媽媽則面無表情地夾著菜。

我將椅子往後挪了挪,發出一聲刺耳的摩擦聲。我離開了餐桌,徑直走向書房,心裡空落落的,悲傷至極。“彆氣餒,繼續努力吧!”“我們相信你,加油!”爸爸和媽媽每人一句平靜而又充滿力量的話傳到我耳中,我的心靈一震,淚水奪眶而出……

點評:

文中小作者圍繞爸媽表面上是“批評”實質則是深深的愛這箇中心展開描述。“我”因沒有取得好的數學成績而難過的心理貫穿了全文,圍繞這個事情,小作者對爸媽進行了詳細的語言描寫。在安排內容的主次詳略和表達方式上,小作者做了精心的設計,爸媽的爭吵和沉默都是關心“我”的成績和愛“我”的一種表現,尤其是最後爸媽兩人不約而同地說出的那句鼓勵我的話,將爸媽對“我”愛直接表現了出來,給人很強的震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