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作文:閱讀教會我寫作

閱讀教會我寫作。閱讀,教會我讀懂別人的文章,並從中獲得自己的獨特體驗;在體驗中,又教會我寫好文章,不斷提高自己的寫作素養。閱讀又讓我樹立信心,在寫作這條“不歸路”上傲然前進。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高爾基說的話我感覺十分親切,因為我跟書就有這么一段奇妙的緣分。

我最早的讀物是童話《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那時我就流連忘返,天天跟媽媽說著她的內容。“從前有個女孩叫白雪公主,後來後媽以為自己是最漂亮的女人,要把她殺了。當白雪公主吃了毒蘋果時,再也救不回來了。小矮人就把公主安放在水晶棺材裡。一天,王子發現了這公主,親了一下就活過來了,然後王子和白雪公主幸福地生活了。”我幼稚的童聲傳到媽媽的耳邊,媽媽總是讚揚我:“丁丁,你讀書的樣子太酷了,聲音響亮,真棒!”因為有了媽媽的表揚,我讀書越來越起勁,聲音越來越響亮,我想現在我那“沖天嗓門”就是這樣得來的。

開始我看童話津津有味,時間久了,就感到不過癮了。

後來,我接觸到兒童文學。還記得那個寒假,我從同學那裡借了二十幾本書。正如袁枚先生說的:‘書非借不能讀也’。捧起手中的書,細細品味,如同身臨其境一般進入書中的場景,閉上眼睛,腦海里就像放電影一幕幕閃過,那么真切!《讀者文摘》引得我浮想連翩,《悲慘世界》又叫我淚落如珠。

漸漸地,從同學那裡借書已不能使我滿足了,我發現了一塊“綠洲”——媽媽借給我她溫州圖書館的借書卡!我每天一放下書包就念念不忘圖書館。暑假兩個月的功夫,這個二樓親子閱覽室的書籍,就這樣跟我交上了朋友。我讀得很快,一目十行,雖有些囫圇吞棗的嫌疑,但書中的故事總能吸引著我,是各種人物的命運遭遇,他們的悲歡離合常常使我牽腸掛肚。

高爾基說:‘我撲在書籍上,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像我這樣對閱讀如饑似渴的少年,它的作用實在用文字不能表達。閱讀使我得到了報償。從國小四年級開始,我的作文便漸漸好起來。這時候一個偶然的機會,遇到了小蔡叔叔。他幽默的講課風格使我更加愛上閱讀與寫作。在小蔡叔叔的引導下,我從那時候開始,便每天寫微作文,還拿到了溫州日報‘微作文優秀小寫手’的稱號,得到了人生第一次稿費——三十元。我第一次收到了這么高的榮譽,那天晚上我是輾轉反側。

記得微作文達到巔峰時,小蔡叔叔讓我們合成微作文。其中一篇合成長作文——《春》,在學校的一次家長會上,我讀了我的文章之後,家長們都使勁鼓起掌來,我的作文也得到了語文老師大大的讚揚。老師在全班面前說“這篇春寫得太好了,已經超出了小學生的水平!”這一次響徹雲霄的掌聲,使我悟得一點道理:作文,在平時就要練,從微作文開始,再慢慢提高作文水平。不用說,這是課外閱讀的功勞。

後來一次作文課,老師布置一篇關於春天的景色。這時我便發愁了:我已寫過春了,那還能寫什麼?對了,寫媽媽的老家!我的靈感一下子如泉水噴涌而出,那是我特別喜歡的小山村,那山,那景,那人,小時候的記憶融合現在的記憶,都讓我分外激動,還有我喜歡的小松鼠連線全文線索,寫成了《鄉村春意正濃》。我連續改了兩天才寫出來的美文,又得到了老師大大的拇指,並發表在溫州日報學生刊最上面。

看到老師用紅筆圈出我寫的開頭結尾很美,很有畫面感時,我不能心安理得地接受這個讚譽——因為這個開頭和結尾,是我看了何其樂的作文後琢磨出來的。於是,我又悟出了一點道理:閱讀到寫作,作者的思想結合自己的創意,再反覆推敲修改,就能改出好文章。

此後,我陸續接觸到了很多美妙的散文,尤其喜歡林清玄的三部曲:《林泉》《清歡》《玄想》,我又陶醉在我的世界。在此後奶奶走了,外太婆又走了,使我讀朱自清的《背影》時感慨萬千。人生,誰不是踩著一點點的挫折和磨難長大呢?

閱讀教會我寫作——讓我領悟人生,在閱讀中學會思考,在寫作中慢慢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