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之喻

前幾天,偶然看到了宋代周敦頤和的《愛蓮花》,這使我不禁聯想到了一幅有關蓮的攝影作品。

第一眼看到那幅攝影作品,作者那獨到的角度就深深地吸引了我。那是在初冬的圓明園拍攝的,在映滿圓明園的斷壁殘垣交錯組成的黑白相間的奇妙圖案的水影間,有交織其上的一匙殘蓮。

這是一個多么與眾不同的角度啊!

大多數人都認為蓮最美的時候是在夏季,古往今來,不知多少文人墨客曾為夏蓮潑墨揮毫,“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名句更是被無數人吟詠過。盛夏時節,蓮花宛若豆蔻年華的少女,亭亭淨植,嬌艷欲滴,又有翡翠般的綠葉相襯,更加惹人愛憐。

而那幅攝影作品,乍一看,儘是滿目瘡痍的頹廢之感,但細細品味之中,我有被這一景象所震撼;有的花已殘敗了,但只剩下的根卻依然傲然挺立;有的被風雨摧殘過,但卻依然保守著它的根;有點只剩下枯枝敗葉不復往日的意氣風發的模樣,但卻依舊在風中頑強地搖曳著……在滿池的殘梗敗枝中,我讀到了蘊藏於其中的自信孤傲好永不泯滅的靈魂,那是蓮花生命最高的升華!它表達著一種不屈的力量,和昔日的“萬園之園”的圓明園一樣,是一種似乎已被摧毀卻永遠無法摧毀的精神力量的象徵,是在摧毀中綻放,在摧毀中成長,在摧毀中升華的力量象徵!

我們飽經滄桑的祖國不也如此嗎?

鴉片戰爭徹底摧毀了清朝“閉關鎖國”的輕狂無知,祖國一下子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一切噩夢便由此開始。祖國在侵略者的炮火下變得千瘡百孔,祖國在侵略者鐵蹄的蹂躪下痛苦呻吟。侵略者們殘暴地到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受害者們的一聲聲撕心裂肺的慘叫聲猶在耳畔迴響不絕。忘不了,那煉獄般的火焰,那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的南京城——三十萬鮮活的生命,無論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婦孺,還是白髮蒼蒼的老人,日軍一概格殺,甚至慘絕人寰地開展殺人比賽……

六十年,彈指一瞬間。在黨中央的領導下,祖國的千瘡百孔早已痊癒,以一個獨立富強、自由民主的強碩之身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祖國正在以日新月異的速度發展,國際地位不斷提高。

祖國,你是醒獅,是騰龍,是新升的熠熠明珠,是昂首的東方巨人!

我愛你,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