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情結,一路歡歌

一路情結,一路歡歌

安徽省績溪縣東山中學707班胡曉渝聯繫電話05638150455

假日裡的一天,我和爸爸各自騎上腳踏車,走在華龍生態路上。我們首先來到了紫園,紫園濃縮了徽州民居構建的各種風格,是徽派園林建築傑出的代表。多部電影、電視劇就是在這裡取景拍攝的。說來有趣,有一回我還借了道具一桿槍背在身上照了幾張相片,劇組人員笑了,說我還沒有槍高呢。紫園又是“農家樂旅行社”之一,吸引了許多遊客來參觀、欣賞。爸爸問我:“你知道這裡的招牌菜是什麼嗎?”我響亮地回答:“一品鍋!我還知道,一品鍋與大文豪胡適先生有緣呢。”“我從山中來,帶得蘭花草……”我和爸爸唱著歌兒繼續前進。

接著我們來到了登源河中王河段。這裡原先是一片荒涼的沙灘,雜草叢生。上國小時,老師帶著大家來這裡郊遊、野炊。我和同學一起玩石頭、打水漂,玩得真開心。如今,改造沙灘,興修水利,河兩岸修築了堤壩,種植了樹木,荒灘變成了大片良田。田野里金黃的油菜花一眼望不到邊際,春風吹來翻滾著金黃的波浪,沁人的芳香迎面撲鼻叫人沉醉。無數辛勤的蜜蜂在忙著採花粉、釀花蜜。山坡上,桃花、梨花、杏花、李花競相開放,奼紫嫣紅,好一派熱鬧的景象。沙灘的一邊是“五蜂園”生態加工區,這裡盛產蜂蜜,暢銷海內外。一邊是古村落仁里村。朋友,假如你五月份來,就可以親自到果園裡去採摘李子,品嘗那酸甜可口的紅芯李。先在地上鋪展一塊大氈布,然後帶著竹竿爬上樹打李子,不一會兒就采滿了一籮筐。那豐收的喜悅有多甜蜜,多開心。

“春天在哪裡?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裡。”我們一路欣賞美景,一路放聲高歌。忽然,我發現不遠處的田間裡,鋪有白黑兩樣塑膠大棚。我迷惑不解,於是問爸爸:“白塑膠大棚和黑塑膠大棚有什麼區別嗎?”爸爸告訴我:“白大棚里種蔬菜,黑大棚里種蘑菇。”爸爸還告訴我:“近些年來許多人成了種植能手、養殖大戶呢。”沒過多久,我們就來到了龍川村。龍川村榮獲安徽省村鎮建設十佳稱號。龍川,山水秀美。龍峰和鳳山兩山對峙,龍川水繞村東流,匯入登源河,流向新安江。龍鬚山,奇松怪石,流泉飛瀑,古道悠悠。胡氏宗祠,徽派木雕藝術,令人嘆為觀止。龍川,人文薈萃。奕世尚書坊高高矗立,在訴說悠久的歷史。村中古巷深幽,石板路、馬頭牆古樸典雅,更有“小橋、流水、人家”的韻味。村貌酷似船形,宛如龍舟出海之勢。“農家書屋”在這裡紮根,方便了村民的讀書開闊視野。健身器材在這裡落戶,增強了村民的體質促進健康。紅紅活活搞旅遊,辦農家樂,提高了村民的收入。龍川,村容煥然一新。龍川,自然條件越來越棒。龍川人正以昂揚的鬥志譜寫新農村建設的讚歌。

一路情結,一路歡歌。從華龍路上回來,我站在攔河壩石拱橋上四處眺望:岸邊的垂柳隨風輕輕搖曳;兩檔攔河壩,河水清澈蕩漾;楊柳村橋要改建成景觀斜拉橋啦。我陷入無限遐想之中,改革開放繼續接力下去,在江淮大地譜寫出一曲曲嶄新樂章,演繹著“春天的故事”。績溪是一座千年古城,山水人文的和諧統一,構築了這方景色秀美的生態家園。我相信有黨的好政策,可愛的績溪會變得越來越美麗,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富裕,績溪的明天會更加燦爛輝煌。

評語:改革開放30年,是民眾得到實惠最多的30年。曾經貧窮落後的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本文小作者以騎車走在華龍生態路上為線索,連線紫園、中王河段、龍川村三個地方。一邊觀賞路上的美景,一邊回憶真切感受這些地方的變化之大,當中還插入一些有趣的事情。最後站在石拱橋引起遐想,祝福可愛的家鄉績溪。以青春的視角看改革開放,見微知著,譜寫讚歌,很好地表現了“一路情結,一路歡歌”的主題。(輔導教師汪波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