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作文指導教案3篇

七年級作文指導教案1:

教學目標:

1.人物語言描寫方法指導。

2.語言描寫的個性化、生活化,能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和道德品質。

3.語言描寫要精煉、靈動、鮮活,以形傳神,展現人物的精神風貌。

教學重難點:

人物語言要求精煉、傳神、個性化和生活化。特別是個性化,是語言描寫最基本也是最高的要求。

教學方法:

指導與訓練相結合。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課:親愛的同學們,今天是聖誕節,有這么多的老師和我們一起度過,幸福就這樣溫馨地環繞在我們身邊。讓我們對他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並祝大家聖誕平安吉祥。

今天來到班上的,還有一位我特邀的嘉賓,作文競賽一等獎獲得者,57班的唐童童。

請大家回憶一下《詠雪》這篇課文,文中有位才情並茂的女子是誰呀?——謝道韞(板書)。她不僅是謝無奕的女兒,也不僅是王凝之的妻子,她還是東晉著名的女詩人。課文中最能體現出她才情的一句話是——未若柳絮因風起(板書)。知道嗎,從這開始,後世就把女子的文學才能稱為“詠絮才”。作者對她的直接刻畫採用的是什麼描寫法?——語言描寫(板書)。

二、授新:什麼是語言呢?

中國著名的語言學家、語文教育家呂叔湘先生曾經這樣說:“語言也就是說話。”那說什麼,怎么說,為什麼這樣說呢?

讓我們先聽聽這樣一番話吧。

秀才、縣官和財主在大雪天不期而遇。財主提議,以雪為題,每人吟詠一句詩。

秀才說了一句:“大雪落地似鵝毛。”這位戴烏紗帽的縣官聽後馬上接了一句:“皇家瑞氣降人間。”財主笑著說:“下它三年又何妨?”這時正好走過來一位窮人,一聽就生氣,嘟噥了一句:“放你娘的狗屁。”

你知道這段經典的語言描寫好在哪裡嗎?(自由發言)

明確:秀才是讀書人,講究文采,用了個比喻來形容;縣官不忘為皇帝歌功頌德;財主不缺吃,不愁穿,把下雪看作是樂事;唯獨窮人,饑寒交迫,當然要埋怨罵人。

這段話表明了不同身份的人因有不同的思想感情,說的話當然就不同。俗話說,什麼樹上開什麼花;我們說,什麼人說什麼話——個性(板書)。

每個人所說的話都符合他的身份、年齡、經歷、教養、氣質、習慣愛好和心理狀態,以及所處的特定環境,使讀者觀其言而知其人,聞其聲便能明其性。也就是說,語言具有鮮明的個性,寫誰得像誰,千萬不能寫成眾口一詞。

再如,我母親雖識字不多,一生與土地打交道。可在我心中卻是個天才的語言學家。有一次我們姐妹三人攜兒帶女開著倆車回娘家,街坊鄰居們都說我母親有福氣。你們猜不到我母親說了什麼,我作了個整理:“要說有福氣不假,我這人對歇著沒仇,對好吃兒沒意見;白面是自個兒磨的,果子油兒是自個兒擠的;菜哪棵長蟲,哪棵沒藥,俺自個兒清楚。能吃能睡能幹活,這不是福氣啊?!”

還有一回,已近70歲的母親從地里點玉米回家,碰上了幾個早已告老休耕的同齡人,他們說:“還不服老啊,使里慌(累)不?”母親很自豪地說:“使里慌(累)?我老孟是屬馬瞪眼的,不怕日頭曬,不怕大風颳,有口水兒就能支楞起來。”結果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有個性吧?但除了個性,你還從這些話里發現了什麼特點?(思考)

對,從這些詼諧的話語中,不難看出我媽的達觀、勤勞、潑辣的性格與品質。不愧被我稱為天才的語言學家吧。

也就是說,語言描寫中滲透著人物內在的神韻,傳達著人物的精、氣、神。語言描寫的實質是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或道德品質。

板書:小小話語見精神——傳神

想想看,你生活中還有不少精彩的話語吧,說出來讓大家一起分享分享。

(說話練習、交流,強調說有個性色彩的傳神的話,可以是父母的,師生的,電視人物的,也可以是陌生人的等等。)

不錯。大家回想一下,七歲的陳元方小小年紀,一番“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的話語,義正辭嚴,體現出懂禮識義的教養。

以己之長,攻彼之短,居然敢向獅子挑釁的小蚊子口出狂言:“我不怕你,你並不比我強……你要是願意,我們來較量較量吧。”小蚊子充滿必勝的信心。

面對空空的織布機,上至皇上,下至大臣、隨員,本來什麼都看不見,卻都在說著言不由衷的話:“這布是華麗的!精緻的!無雙的!”——這群人個個虛偽。

真是林林總總,不一而足。但語言描寫,歸根結底無不為人物的思想性格服務,為人物的道德品質服務。所以,語言貴在傳神。

放鬆一下,聽聽我為大家蒐集的一個小笑話:

一男士去波士頓度假,與此同時,他的妻子在紐約出差。於是他決定叫他的妻子來波士頓和他一起度周末。他寄了一封信給他的妻子,但不幸的是他把她的地址弄錯了,這封信被寄到了一個寡婦手裡。她的丈夫在前兩天剛剛去世。這個寡婦一打開信,就號啕大哭,暈了過去。信上寫道:“我親愛的妻子,我剛剛到達這裡,一切都為你準備好了,歡迎你這個周末來。”

如果把剛才所有的語言作個簡要的分析,我們又不難發現,這些傳神而富有個性色彩的語言都非常簡短而精煉,真可謂言簡意賅啊!

板書:描寫宜短不宜長——簡潔

回顧我們學過的語言描寫的幾種語言形式——說在話前,說在話後,說在話中,有話無說,如果在句法上寫活用活,語言也就靈動起來了。

板書:靈活多變好處多——靈動

那怎樣讓語言描寫活起來呢?“說”字前面的如何修飾?可加進語氣、語調、動作、表情、神態、獨特用詞、習慣用語。這樣,人物的語言就鮮活多了。

板書:修飾方法不複雜——豐富

好了,下面重溫一下曾經給大家讀過的我寫的一篇小文——《蝴蝶面》。

早點是從來不在家吃的,這回例外。除了喬遷新居外,更重要的,孩子的爺爺奶奶也搬來一起住。

院裡的小菜嬌嫩欲滴,青翠可人。拔了一棵小白菜,掐了幾葉香菜,用蔥花熗鍋後,煮了一頓蝴蝶面。

看,綠葉白蝶紅胡蘿蔔丁,色香味形足令人垂涎。女兒樂得圍著鍋轉了一圈又一圈,然後站在廚房門口,煞有介事地挺直了身子,扯亮了嗓子喊:“奶奶——爸爸——吃飯——蝴蝶面——”

女兒用筷子匆匆地吃了幾個,又貪玩兒不吃了。我邊吃邊哄:“吃吧,吃吧,吃了這面,一會兒就變成小蝴蝶飛走了。”可好,這下子,女兒索性就放下筷子,一口也不吃了。

“乖,奶奶喂喂。”“俺不吃了,俺媽媽說俺吃了蝴蝶面就變成小蝴蝶飛了。”“那,你不吃,俺們吃了也會變蝴蝶飛得遠遠的,快吃吧,咱們一塊飛。”

“嗯——嗯——你們變了蝴蝶也飛不遠,老蝴蝶,一飛就飛回來了。”

女兒似乎知道在哄她,又似乎不明白這到底是咋回事,碗裡的小蝴蝶飛速地減少。

“快摸摸小腰,小翅膀一鼓一鼓往外長呢,飛喲——”

“沒有!”小女兒斬釘截鐵地說,小手卻情不自禁地在腰際摸來摸去。

我們卻一直不動聲色地偷著樂。

一碗蝴蝶面,一個美麗如詩的家庭歡樂曲,因它,溫馨縷縷,余香猶存。

通過這篇小文,你覺得還應注意些什麼呢?對,語言描寫還得放在具體的生活環境中才會更富生命力,如果運用富有情趣的口語會更具表現力。千萬不能寫廢話、大話和空話喲。不信試試筆。

板書:生活環境展特色——鮮活

三、任選生活中的一個精彩鏡頭,比如拔河、打飯、商場購物、平安夜舍友臥談、與好友久別重逢等等,用語言來刻畫特定環境中典型人物的突出形象。(寫作與交流)

四、課堂小結:今天,我們主要分析了人物的語言描寫方法,一定要記著啊,語言描寫難在個性,貴在傳神,精在簡潔,活在句法、修飾與環境的綜合。也千萬別忘了,言為心聲,語言服務於心理、思想與品質。

與老師一起積累一句話——慧於心而秀於言:思想豁達的人,言語就會宏通;心靈聰慧的人,語言自然清雅靈秀。所以,修煉語言,首先修煉心靈。描寫語言,定要以形傳神。

五、課後小結:這是20xx年聖誕節這天我在學校上的一堂公開課的教案,在這堂作文指導課上,學生積極活躍,聽課的所有教師全神貫注,自己也一直處於一種被肯定被鼓舞的亢奮狀態,共同感受到了教學相長的心靈的愉悅之感。

七年級作文指導教案2:

一、寫作目標:學會關愛,學會愛的表達。

沒有愛的世界是死寂的,失去了生機與活力,沒有了親情與友情,缺少了真誠與傾心。當代中學生,多是獨生子,多自私自利,對周圍的人與世界漠不關心,眼中只有自己,沒有他人。通過本次訓練學習,呼喚他們的愛心,讓他們懂得愛親人、愛他人、愛社會是一種幸福,給他人一份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二、寫作目的:

1、圍繞話題,選取材料。(選材)

2、圍繞材料,明確中心。(立意)

3、取一個吸引人的標題。(題目)

三、寫作指導

面對這道開放性的題目,首先要放飛聯想,搜尋自己生活、閱讀中所積累的素材,然後根據占有的材料和自己的特長選擇文體。

寫 記敘文 ,首先要注意材料的選擇。當你從親身經歷中選取某一事件展開敘述時,可以就近聯想相類似的其他事件,用其他事件的細節豐富完善作文的內容;或者用相反事件進行反襯,強化文章的表現力。其次要講究結構的安排。可以只寫一件事,按情節發展推進故事;也可擷取若干事件,以片段組合的形式,表現“愛”的主旨。 話題作文雖然範圍極大,但仍是有規律可循的,一般說來,大致可以分為四個步驟:

1、圍繞話題,選取材料。(選材) 所謂“話題”,就是談話的中心,就是引發談話的由頭。由某個構想好的“話題”所引出的作文就是“話題作文”。也可以這樣理解:話題好比一個圓的圓心,從圓心到圓周上的任何一點連起來的線都可視為一個話題作文的寫作角度。

話題“愛”的選材非常的廣泛。選材的依據就是你自己認為最熟悉的,最有把握的,有話可寫,較新穎的。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話題作文一定要緊扣話題選材,雖然話題作文的範圍廣,可並不是廣而無邊。其限制就是話題範圍,所以在寫作時萬萬不可偏離話題,另起爐灶,隨便寫一篇文章來。

2、圍繞材料,明確中心。(立意)

話題作文具有開放性、多樣性和創新性,在三大特徵中,立意的開放性、多樣性、創新性是關鍵所在。

請學生圍繞“愛”談立意

3、取一個吸引人的標題。(題目) 有人說好的標題等於一篇文章成功了一半,因此,在構思文章的時候,把精力多用一點在題目上是十分關鍵和重要的。就愛話題作文而言,可以考慮擬如下題目,大家一起來比較篩眩一種方法是給話題前面或後面加上修飾語,把大題變小;另一種方法是標題中不出現話題,而是作文內容或中心的體現。

請同學發散思維擬標題話題作文的要求往往是文體不限的, 記敘文 、小說、散文、寓言、童話、日記、書信等都可以。

四、寫作要求:

1、以愛為話題自行命題 2、選取有意義的人或事

3、緊緊圍繞“愛”,學會扣題 4、認真書寫,字數不少於600字

七年級作文指導教案3:

捕捉細節 體悟親情 學會感恩

——“用真情與母親對白”親情作文教學案例

[教學構想]

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以“親情”為主題,綜合性學習中要求學生在整體感悟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注意語言的積累和寫法的借鑑,寫一篇表現“我愛我家”的親情作文。正值5月19日“母親節”,針對當前很多學生覺得生活平淡枯燥、感受不到什麼動人的東西。不知道如何從平常的生活中選擇材料表現自己想抒發的情感的狀況,我進行了一堂親情作文指導課。讓學生體悟親情,,用真情與母親對白,來一次心與心的真摯的交流,學會感恩。

[教學實錄]

學校多媒體教室。音樂――《燭光里的媽媽》。背景圖片——黃宏小品《洗腳》

我是這樣引入的:古往今來,母愛是人間真摯而美好的親情,母愛曾被多少詩人謳歌,被多少常人惦念,描寫母愛的詩文往往最具真情也最能打動人。請你說說看,歷史上有哪些偉大的母親和文學作品中出現的偉大的母親。學生們情緒高漲,紛紛舉手發言,他們列舉了孟子的母親,岳飛的母親,朱德的母親等,列舉了謳歌母親的文藝作品如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電影《漂亮媽媽》《媽媽再愛我一次》等。緊接著我又引用養生堂那句頗具哲學意味的廣告詞:幾乎所有的父親都知道兒子的生日,又有幾個兒子知道父親的生日。於是我問學生:你知道你母親的生日嗎?在學生不安與愧疚的時候我提出了去年人們議論紛紛的馬家爵事件,在大螢幕上展示了馬家爵的母親。那感人肺腑的一幕幕,讓教室里變得鴉雀無聲。我又說:李鳳英雖是一位罪犯的母親,但與古往今來普天下所有的母親一樣,都有一顆摯愛子女的心。通過這一環節,讓學生認識到:母愛如山,母愛如海,不論世間如何滄桑,子女如何變化,但母親對子女的愛永遠不變,母愛永恆。於是我說,母愛無聲,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大家一定有許多真摯的話想對母親訴說,都有一段真情想對母親告白。沉默了幾分鐘,學生們紛紛發言:

一女生說:星期天,我騎著腳踏車帶媽媽去看病,不一會兒,媽媽說我累了,硬是把我拽了下來,自己騎車帶我。望著媽媽的後背,我哭了。現在,我只想說,媽媽,你休息一下,不要再勞累了。

一位男生用詩一般的語言讚美母親說:十三年來,我得血液里一直流淌著您的愛。一直以來,在我心底有一句話相對您傾吐,媽媽,我愛您。如果我是春風,我會追回那逝去的年輪,讓您的銀絲變成黑髮。願媽媽永遠年青,永遠健康,美麗。

在我一再的感召下,學生們紛紛傾訴著自己的心聲。從學生們噙著淚水的雙眼中,我知道學生們是在用真情與母親對白,是心與心的真摯交流。

接下來我又引導說:同學們說的多好啊,可是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人對自己父母及長輩為他們所做的一切視為理所當然,從不知道感恩。叫他寫表現親情的文章,總覺得無話可說,事實上只要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細節進行描寫,說真話訴真情,就能打動讀者。但是細節描寫能不能編呢?

學生異口同聲說“不能”。

那你們知道為什麼不能編嗎?

學生說:那樣不真實、不感人、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

說得很對,老師這裡有這樣一段話,請你們想一想作者想用這一細節描寫來表現什麼,評一評這一細節寫得好不好?

“母親要動手術,我被允許呆在手術室里,我看著醫生忙碌著,嘴裡一直唱著那首歌,歌詞敲打在我的心坎上,也敲打在母親的心坎上。至少我們還有夢,媽媽你一定要好起來。

學生1:他想用這個細節來表現自己對母親的祝福之情

學生2:我認為這一細節的描寫是假的,因為手術室里家人是不能進去的。

學生3,我也認為是不真實的,因為醫生做手術時是聚精會神的,不允許唱歌。

這時我說::應該說作者想要表現的對母親的情感是真的,語言功底也很好,知道用細節描寫來感動人也是好的,但這一細節的描寫明顯是經不起推敲的,自然也就很難打動人心了。

其實母愛無時無刻不洋溢在我們的身邊,我們怎樣才能捕捉到生活中的細節呢?

學生1:細緻地觀察生活,用心去感受身邊的母愛。

學生2:做生活的有心人,不放過母親相處的每一個生活小鏡頭。

學生3:注意積累,生活中有一點感動的東西,就要用日記等形式記下來,就不會忘記了。

學生4:平時要多跟母親交流。

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是我們寫作的素材,怎樣從細微處入手用真實生動的細節描寫將真情實感抒寫出來呢?

學生1:羅列發生在自己身上的能體現母愛的生活細節,篩選出最值得去寫的細節。

學生2:思考自己最想抒發的對母愛感悟最深的是哪一點,自己所選的細節是否切合所要抒發的情感?

學生3:可以從多角度、多層次去描寫細節。

學生4:要將看似普通的生活細節寫具體、寫生動。

學生5:還要注意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

……

說得很好。只要我們仔細觀察生活,就會發現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小事同樣能體現母愛的偉大。如果我們在寫作時能儘可能地抓住真實、生動的細節進行定格放大,運用多種手法將細節寫真實、寫具體、寫生動,儘量做到細微之處顯真情,同時用最美的語言將自己的對母愛的體會、理解和感悟真實地表達出來,那么我們的作文便是成功的。

接下去請同學們選擇自己生活中最感人的事情,以“母愛”為話題,自主擬題,寫一篇表現親情的文章。

從學生寫出來的文章看,本次作文教學應該說是成功的。在學生的作文中表現出的不再是假、大、空的東西,而是由一個個生活細節組成的體現母愛的好文章,如《不能原諒的我》、《一碗雞湯》等等無不讓人心動。

看到一篇篇情真意切的文章,我被感動了。於是我又有了一個新的構想,那就是讓學生的父母們參與到此次作文中來,讓他們品味一下自己孩子的文章,了解一下自己孩子對母愛的感悟。因而,我要求學生將自己的作文帶回去給父母閱讀、評改。事實證明這一舉措也是可行的,從許多家長評語中可以看出,他們被孩子的細心、懂事所感動,有的甚至沒有想到自己一個小小的舉動會對孩子有這樣大的影響,這無疑拉近了他們與孩子之間的情感距離。

[教學反思]

此次作文使學生們認識到關注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的重要性:生活是豐富多彩的,而作文又源於生活,只要我們以積極的態度去觀察生活,善於捕捉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每一個亮點,便不會無話可說,無情可抒了。同時此次作文也使學生們受到了一次心靈的洗禮:學會了以感恩的心態感受母愛的偉大,母親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乃至一個眼神,學會了以滿含幸福的情懷去抒寫平常的事情,學會了摒棄自私自利、感情虛假等不足之症。也在無形之中增進了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情感。生活處處有真情。有了一顆感動的心,你就會覺得生活的每一天都是美好的,每一件小事都是有意義的。讓我們用心去感悟,學會感恩,擁有一顆感恩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