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作文指導教案材料5篇

初一作文指導教案材料1:

教案材料: 點亮自信的明燈

自卑的對立面是自信,自信就是自己信得過自己,自己看得起自己。美國作家愛默生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又說:“自信是英雄主義的本質。”人們常常把自信比作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閘門、啟動聰明才智的馬達,這是很有道理的。 日本著名的指揮家小澤征爾,有一次參加一個比賽。在他前面有兩位選手,在指揮過程中都發現有一小節不和諧的音節,而兩位選手都很“認真”地指揮下去了,並起身向觀眾表示了歉意。輪到小澤征爾上場,同樣指揮到那一節時,出現了不和諧的音節。他停下來,詢問顧問席中的評審,是不是樂譜搞錯了。一位評審對他說:“沒有錯,請繼續指揮。”他試了一下,還是覺得不對勁,便又問了一下顧問席上的專家。這時,一位專家不耐煩地說:“這是很有名的曲子,絕對沒問題。”小澤征爾試著又指揮了一次,還是停下來,堅持說這裡肯定有問題。就在此時,評審席中傳來掌聲。評審會當場宣布:小澤征爾獲勝。

【多向解讀】 解讀一:小澤征爾因為相信自身的實力,所以敢于堅持自己的觀點,這樣的堅持不是蠻不講理,而是自信的體現。 解讀二:自信不是孤芳自賞,也不是夜郎自大,更不是得意忘形,毫無根據的自以為是和盲目樂觀;而是激勵自己奮發進取的一種心理素質,是以高昂的鬥志、充沛的幹勁、迎接生活挑戰的一種樂觀情緒,是戰勝自己、告別自卑、擺脫煩惱的一種靈丹妙藥。 解讀三:自信,並非意味著不費吹灰之力就能獲得成功,而是說戰略上要藐視困難,戰術上要重視困難,要從大處著眼、小處動手,腳踏實地、鍥而不捨地奮鬥拼搏,扎紮實實地做好每一件事,戰勝每一個困難,從一次次勝利和成功的喜悅中肯定自己,不斷地突破自卑的羈絆,從而創造生命的亮點,成就事業的輝煌。

初一作文指導教案材料2:

教案材料:“我心有主”

有這樣一個故事,說的是元代大學者許衡一日外出,因天氣炎熱,口渴難忍。路邊正好有一棵梨樹,行人紛紛去摘梨,惟獨許衡不為所動。有人便問:“何不摘梨以解渴?”他回答:“不是自己的梨,豈能亂摘?”那人笑其迂腐:“世道這樣亂,管他是誰的梨。”許衡正色道:“梨雖無主,我心有主。”

【多向解讀】 解讀一:“我心有主”,意味著一個人能夠堅持自己的主見,恪守自己的操行,排除外界的干擾和誘惑,不為外物所役,不被名利所困,以求做到”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動之妄即改之”。“梨雖無主,我心有主”,這是一種準則,一種修養,一種境界,一種精神。 解讀二: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或追名逐利,或貪贓枉法,或晚節不保,最後落得身陷囹圄,悔恨終身,代價極為慘痛。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由於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缺乏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相反,如果能做到”我心有主”,不人云亦云,不隨波逐流,而是堅守精神家園,自然能夠成就一番事業。

初一作文指導教案材料3:

教案材料:你想一鳴驚人嗎

你知道20世紀最偉大的指揮家柏恩斯坦是怎么一朝成名的嗎?那是1943年,在他擔任樂團副指揮的時候,有一天演出之前,正指揮生病了,臨時由他代為上場。25歲的他,在後台緊張得要死,但是一上台什麼緊張都忘了,他盡情地發揮,只記得整場演奏結束,台下的觀眾起立、鼓掌、尖叫。柏恩斯坦就這樣“一鳴驚人”“一炮而紅”。 你知道唐代大詩人陳子昂21歲來到京師,是怎么在“一日之內,名滿都下”的嗎?陳子昂有一天遇見個賣琴的人,開價百萬,大家都買不起,陳子昂卻運來現金,當場買下。四周的人希望欣賞他彈琴,陳子昂說:“明天請大家來我家。”第二天,大家都到了,陳子昂對大家說:“我陳子昂有文章上百卷,大家不知道,居然對這區區彈琴的小技感興趣。”說完把琴舉起來,當場砸碎,並且把上百卷文章分送給大家。就這么一天,陳子昂成名了。

【多向解讀】 解讀一:當你想陳子昂未免太詐,而且家裡必定十分富有的時候,你想沒想過,如果換了你,你是不是能在一天之內,拿出上百卷的好文章給大家看呢?陳子昂不是跟柏恩斯坦一樣,早有準備嗎? 解讀二: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一朝成名、一鳴驚人,可是有幾人知道“一鳴驚人”的人,絕不是靠臨時抱佛腳、惡補考上學校的那種人。

初一作文指導教案材料4:

教案材料:失敗的對面是成功

李明宇是華中師大的年輕教師,妻子生下女兒後,就因患風濕性關節炎臥床不起。面對長年臥床的妻子和剛剛降生的女兒,還有剛剛起步的事業,李明宇非常矛盾,無論讓他捨棄哪一頭兒,他的人生都是失敗的。一天他突然想到,能不能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定在兒童語言的研究上?這樣一來,妻子反而成了他最佳的合作夥伴,出生不久的女兒則成了最好的研究對象。就這樣堅持了6年,直到女兒上學,他和妻子掌握了從出生到6歲之間幾百萬字的兒童語言發展原始材料,創下了世界紀錄。他出版了《漢族兒童語句系統習得探微》一書,被《中國語言年鑑》譽為“關於兒童語言發展的奠基之作”。他的事業成功了,同時也沒有耽誤照顧妻子和女兒。 保羅·迪克的祖父留給他一座美麗的森林花園,他一直為自己的擁有而自豪。可是不幸發生了,一年深秋,一道雷電引發的山火無情地燒毀了那片鬱鬱蔥蔥的森林。沮喪的保羅茶飯不思地在家躺了好幾天,他的太太勸他出去散散心。保羅走到一條街的拐角處,看到一家店鋪的門口人山人海,原來是一些家庭主婦在排隊購買用於烤肉和冬季取暖的木炭。保羅忽然眼睛一亮。回去後,保羅雇了幾個燒炭工,把自己花園裡燒焦的樹木加工成優質木炭,分裝了1000箱送到集市上的木炭分銷店……第二年春天,他用這筆錢購買了大批樹苗,終於使他夢想中的森林花園重新盪起了層層綠波。

【多向解讀】 解讀一:其實,這個世界上,並沒有絕對的失敗,失敗的往往是我們對待問題的方法和態度。 解讀二:成功的路不止一條,真正不懈的追求者,在挫折和失敗降臨時不會停下腳步,因為,很多時候,失敗只是滔天洪水上一座很能嚇唬人的獨木橋,走過去,等待你的就是成功。

初一作文指導教案材料5:

教案材料:鎖住貪慾

欲望與生俱來,人人都有。世人如何不心安,只因放縱了欲望。明末清初有一本書叫《解人頤》,對“欲望”作了入木三分的描述:“終日奔波只為飢,方才一飽便思衣,衣食兩般皆俱足,又想嬌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無田地少根基,買到田園多廣闊,出入無船少馬騎。槽頭扣了騾和馬,嘆無官職被人欺,當了縣丞嫌官小,又要朝中掛紫衣。若要世人心裡足,除是南柯一夢西。”可見人心不足蛇吞象,不是一句空言。做人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就會成為欲望的奴隸,最終喪失自我,被欲望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