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籠包作文

你吃過上海有名的小籠包嗎?你會怎么形容上海的小籠包?以上海小籠包為題的作文你會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作文上海小籠包,希望你們喜歡。

上海小籠包作文篇1:上海小籠包

上海有許多有名的小吃,有五香豆,有梨膏糖,還有南翔小籠,其中我最喜歡小籠包。小籠包又稱湯包,顧名思義,湯包講究的就是那一口包著的湯汁。那一口滋潤的湯汁做得好,可以直沁你的腸胃。小籠包子要做到皮透、餡鮮、湯濃是不容易的。小籠包子就出在江南這一片,像杭州知味觀的湯包、南翔的小籠包子和上海城隍廟的湯包在全國頗有名氣。

先說南翔招牌小籠,這一款小籠包絕對是名副其實。當你輕輕地咬破薄薄的麵皮,五官就立刻被那滿含蟹香的湯汁俘虜了,慢慢地將這湯汁吮入口中,感覺鮮美得就像剛咀嚼過一大口蟹肉。撥開小籠包的麵皮,可以清楚地看到絲絲黑白的蟹肉和粒粒金色的蟹黃密密地鑲嵌在肉餡里,口感十分美妙。

就在前幾天我去漕溪北路上的“十味觀”湯包館品嘗了小籠包。那裡最有名的是五色湯包,他們分別是紫色的鵝肝湯包,綠色的絲瓜湯包,黃色的南瓜湯包,白色的上海湯包和紅色的法國松露湯包。我走進“十味觀”就有一股撲鼻的香味飄來,這味兒讓我的口水直流,不過一會兒我點的小籠包來了,只見小籠包就像洋蔥頭一樣,外面包著一層薄薄的皮,裡面是一個圓形的小肉團。我用筷子夾起來時,發現它很有彈性不易破損。我垂涎欲滴,立刻沾了一些醋,咬了一個小口子,把小籠包里的湯汁吸了出來,“好鮮啊!”我嘖嘖稱道,然後大口地把小籠包吃了。絲瓜、南瓜湯包有蔬菜的清香,上海湯包又鮮又甜,鵝肝湯包富有營養而沒有腥味,松露湯包別有風味。吃完以後,我看到店裡有幾位師傅在做小籠包,於是我隔著玻璃觀看起來。師傅先把原料以及一些調料準備好,再把它們伴入肉醬中一起調好,然後把它們用當場製作的皮包起來,放入蒸籠中,蒸上幾分鐘就熟了。看著他們非常熟練的動作用木片挑起一大塊餡料放在薄薄的皮子上,一隻手飛快地轉動皮子,另一隻手逐漸把湯包的口收好。湯包就像一個裝滿財寶的口袋,肚子鼓鼓的。

這小籠包讓人吃了還想吃,讓人回味無窮。明年上海就要開世博會了,我們一定要讓前來遊玩的外國友人品嘗到上海的各色湯包。

上海小籠包作文篇2:上海南翔小籠包

我真喜歡美味、可口的小籠包啊!

美食本來就是一門藝術,中國人發明的包子可算是這門藝術中的一個傑作,而南翔小籠製作精細,它以精白麵粉發酵為皮,先取豬腿精肉為餡,而最獨特的是要用隔年老母雞燉湯,再和豬肉皮煮在一起,然後做成皮凍,拌入餡內。

揪出的面大小均等,還用油抹其表面,這樣會使口感更好。要把胚子拉到底,差不多大小,包的時候手要向上拉,它的優勢是皮薄、肉嫩、豐滿。熱騰騰的霧氣直往上冒,小籠包蒸好了,此時的小籠包一個個雪白晶瑩,如玉兔一般,惹人喜愛。戳破麵皮,滑溜溜的汁水一下子流出來。雪白的麵皮,透亮的汁液,粉嫩的肉餡,誘人到極致。

我最喜愛小籠包了。

上海小籠包作文篇3:上海南翔小籠包

我從小在上海長大,不僅熱愛這座城市,更愛上海的南翔小籠包。

據說,在清朝統治年間,南翔就有家包子鋪,後來因為競爭激烈,廚師把包子做得皮薄餡多,並灌入肉湯,小籠包就誕生了。

可現實中的小籠包比傳說中的誘人多了。你看,剛上桌的小籠包絲絲地冒著熱氣,一陣陣香味撲鼻而來,仔細端詳:一個個小籠包像小軍人一樣整齊地排著隊。我看著它們,垂涎欲滴,心裡癢得我直蹭腳跟。

看著晶瑩剔透的小籠,我咽了咽口水,小聲說:“再堅持一會兒!”於是,又開始端詳,白白嫩嫩的薄皮過著粉嫩粉嫩的肉……正當我仔細觀察時,旁邊的服務員介紹:“這小籠的褶皺有二十個左右,外形美觀,有‘夾起不破皮,翻身不漏底’之特色。”我聽了實在忍不住了,夾起一個,囫圇吞棗。

後來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先咬上一個小口子,把裡面鮮美的肉質吸出來,當鮮美的湯汁流入喉嚨、食管的時候,我只能說“啊!太爽了!”再蘸上香醋,細細品嘗,一股小籠特有的鮮香美味直入心肺。肉香、汁香、皮香都把我熏醉了,我嚼著美味,眯著眼睛,飄飄欲仙,享受著美味,享受著汁、皮、肉在我嘴裡盪鞦韆的感覺。

師傅還告訴我,用精白面分擀成薄皮,已精肉為陷,取芝麻、蟹粉,包好以後,小籠包就做好了。

品嘗完後,我不禁發出由衷的讚嘆:“上海南翔小籠包不愧是天下第一小籠。真是‘未識廬山真面目,不識小籠辜負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