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優秀作文題目:《與親密接觸》

與禮儀教育親密接觸

幫助幼兒了解禮儀知識、學習禮儀言行、增長禮儀經驗,通過多種形式讓幼兒與禮儀親密接觸,是幫助他們建立禮儀習慣的有效手段。

“禮儀不用花錢購買,卻能透露一個人的身份。”禮儀是什麼?有人把禮儀理解為繁文縟節,覺得那都是虛偽的客套,這種想法顯然是錯誤的。也有的人認為學習禮儀是成年人的事,比如社交方面的禮儀,幼小的孩子又不參加正式的社交活動,學習那些繁瑣的禮儀很不現實。其實,這也是對幼兒禮儀的誤解。幼兒禮儀指幼兒在幼稚園、家庭、社會活動中所必須遵守的一些簡單的行為規範。長期以來的實踐使我們認識到,在幼兒期進行禮儀啟蒙教育是切實可行的,對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幼兒素質的全面提高都有積極的意義。值得注意的是,幼兒禮儀啟蒙教育應考慮幼兒的身心特點和接受能力,起點要低,訓練要實,方法要靈活多樣;應充分發掘潛在的教育因素,重視親職教育對幼兒禮儀行為習慣養成的重要影響,因為幼兒禮儀行為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項長期的反覆性的工作,讓孩子長期生活在講究文明禮儀的環境中,使禮儀教育得以延續和進一步加強。幼兒時期正是養成文明禮貌習慣的最佳時機,所以應該重視對幼兒的文明禮貌習慣的培養。

概括而言,幼兒禮儀分為生活禮儀、學習禮儀、公共場所禮儀三大部分。其中生活禮儀又分為用餐禮儀、儀容儀表、交往禮儀三個方面。用餐禮儀主要要求幼兒學會正確地使用餐具以及用餐姿勢;注意保持桌面、地面、碗內的乾淨與整潔;初步學會與人共餐時的禮節,不搶食、不在喝湯時發出聲音等。儀容儀表要求幼兒能養成保持身體和服裝整潔、養成講衛生的習慣;學會保持正確的坐、站、走姿勢。交往禮儀是指在與人交往中,養成使用禮貌用語的習慣,初步學會與人交談的禮節;初步學會做客的禮節;懂得尊重父母、長輩,會根據他人的年齡情況與他們打招呼。

公共場所禮儀涵蓋面較廣,對幼兒而言,要做到初步了解就算達到要求了,進一步的要求為能遵守公共秩序和交通規則;在公共場所活動時,能做到謙讓,會尊重和原諒別人。

學習禮儀是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了解並遵守的,引導他們在活動中做到發言舉手、會認真聽完別人的話,與別人一起活動(超過3個人)需要服從活動的規則,不能擅自改變規則或任性;在活動室內做到三輕:走路、說話、搬桌椅要輕輕地進行,儘量避免製造噪音;學會和他人在意見分歧時商量解決,能尊重別人的意見;觀看的演出時,保持安靜、不吃零食、不亂扔東西,演出結束後,懂得鼓掌表示感謝。

與暴雨親密接觸

入夜,老天瘋狂地倒著蠶豆雨,很快,地濕、河漲,瞬間阻擋了我回家的進度。

九點、十點、看看時鐘就要轉到十一點了,見老天爺依然雷鳴電閃,實在沒有停歇的意思,一直躲在屋檐下的我急得一跺腳,撐著早上出門帶的巴掌大的遮陽傘,就往雨里“沖”了。

沿著河岸一路小跑,踩踏之處,水花四濺,一會,雨水便灌滿了我鞋襪,也淋透了衣服,冰冰涼涼的感覺漫過全身。就這樣,與暴雨親密接觸,原本躲雨時焦躁煩悶的心情反而一掃而光,我腳步慢了下來,身旁不時有車子賓士而過,也有路人奔跑而行,但他們趕著他們的路吧,我已然在路途觸碰到了另一種比趕路更有意思的活兒,索性,收起那隻僅有“花瓶”作用的太陽傘,脫掉束腳的鞋襪,赤腳上路,任大雨拍打全身,任積水漫過腳踝,任電閃雷鳴,河水怒吼般奔騰而過,任一切仿佛在身邊狂妄的喧囂,我緩緩地思緒安然地在雨里走,居然瞧見燈光下的雨滴都有了形狀,它們就如一群娃娃在蹦蹦跳跳,於是,我竟情不自禁地笑了。

我素來膽小的,一般極少走夜路,更不用說這樣大雨傾盆的深夜,仿佛耳際總繞有“姑娘在外不安全”的警戒;但今天卻頓感歡喜,不知是聞到雨里熱鬧的氣息,還是觸碰到自己本身的調皮,有種感覺久違了:放開所有,保持一種生態,這種生態在我兒時即如此,是大雨也罷,是大雪也罷,總有不管不顧地在大自然賜予的生動氣息里嬉戲追逐,那感覺並不比在陽光下放風箏少些韻味,相反是痛快的也是歡暢的,只是,往往會招來父母的責罵:“小心感冒”。可,人越長大越明白,絕不能為那所謂的痛快或是歡暢而感冒的,也就是絕不能孩子氣不計後果地為人處世。我們都循著某種規則而生活,似乎已經諳熟了人心和市井,或者更為了一種自我的保全,往往不記得每個人心原本的生態——自我的活潑和勇敢。

到底是雨將城市洗滌了一遍,周圍的空氣變得那么清新,一陣風過,我聞到了梔子花馥郁的芳香,原來,不知不覺間已經來到了家門前,此時,我居然遇到了一隻在草地上撲騰的大蛤蟆,顯然它笨重肥碩的身體抑制了跳躍的能力,不過它幾近騰挪的跳動反倒顯得憨態可掬;並且,似乎這夜又因為這小小的生物也可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