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作文指導:考場作文應急策略

從以往考場情況看,不少考生由於緊張,拿到作文題時大腦中會出現一片空白,什麼也想不起來。有何應急方法呢?其實,遇到這樣的情況,不要慌亂,只要講究方法,審題立意就不會出現什麼問題。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考場作文應急策略,希望大家認真閱讀!

【考場作文應急策略】

一、如是意料之中的新材料作文,出現寫作困難,如何應急呢?

今年中考極有可能考材料作文,面對這樣的作文題目,如何快速提取核心思想,是寫好作文的關鍵。

方法有六:一抓關鍵句,二分析關係,三推敲褒貶,四由果溯因,五推敲命題意向,提煉中心意思

六由物及人,由自然到社會聯想。

(一)抓關鍵句

關鍵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關鍵性語句可以作為選擇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關鍵句常常是命題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評議性語句。

【材料】一隻蚌跟它附近的另一隻蚌說:“我身體裡有個極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圓圓的,我遭難了。”另一隻蚌懷著驕傲自滿的情緒答道:“我讚美上天,也讚美大海,我身體裡毫無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這時,有一隻螃蟹經過,聽到了兩隻蚌的談話。它對那隻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說:“是的,你是健康的。然而,你的鄰居所承受的痛苦卻是一顆異常美麗的珍珠。”

【分析】通過分析這則材料,學生會發現這則材料中的關鍵句就是螃蟹所說的話--“你的鄰居所承受的痛苦卻是一顆異常美麗的珍珠”。據此,學生可以立意為--成功必須經過艱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悅與創造過程的艱辛密不可分。

【材料】有一個生長在孤兒院的男孩,悲觀地問院長:“像我這樣沒人要的孩子,活著究竟有什麼意思呢?”院長交給他一塊石頭,說:“明天,你拿這塊石頭去賣,但不是真賣,不論別人出多少錢,絕對不能賣。”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場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買那塊石頭,而且價錢越出越高。晚上,院長要他明天拿到黃金市場去叫賣。在黃金市場,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價錢要買那塊石頭。最後,院長叫男孩到寶石市場去賣這塊石頭,結果,石頭的身價較昨天又漲了十倍,甚至被傳揚成“稀世之寶”。院長對男孩說:“生命的價值也就像這塊石頭一樣,一塊很不起眼的石頭,由於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價值。”

【分析】很多同學以“珍惜”為話題,寫“珍惜友誼”、寫“珍惜時間”、“珍惜幸福生活”、“珍惜學習機會”等,都未免偏頗。只要我們再全面深入地進行分析,就會明白這則材料的主旨才是話題--“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珍惜自己,你的生命就有意義、有價值。”材料對“珍惜”有了更具體的限制。

(二)分析關係

【材料】一位大學生,在校花銷吃緊,寫信向在鄉下種地的父親要錢。信只有三個字--“爸:錢。兒”這封三字信傳開以後,人們議論紛紛。請以這位大學生同學的身份就此給他寫一封信。

【分析】這則材料的中心內容就是三字信。材料中的人物關係是父與子的關係,其正常關係是骨肉關係、親情關係,可是在兒子的三字信中,除了“錢”連線關係外,再也沒有其他,甚或一兩句問候語。說明兒子與父親是一種不正常的關係,究其原因是兒子缺乏禮貌,缺乏孝心,缺乏對在鄉下日夜操勞的父母的安慰。因此,以中學同學的身份給他寫信就要勸導、教育他要懂得孝敬父母。若不從此入手,就會在“花銷緊”要節約上大做文章,而不能切中問題的要害。

(三)推敲明確褒貶

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語句常常蘊含著命題者的褒貶情感,審題時學生必須充分捕捉這些語言信息,細緻體會命題者的感情色彩,這樣才能根據命題者的感情傾向確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材料】武漢市的珞珈山,是武漢大學的所在地。山上有聞名遐邇的櫻花園。每年的櫻花時節,遊人如織。總見一些青年朋友穿著和服在櫻花叢中攝影留念。一次,一位在武漢留學的韓國青年見此大為不解,她對她的導師說:“他們為什麼要穿著和服去照像呢?我們韓國也有櫻花,但從沒有人穿著和服去同櫻花照像。”她的導師苦笑了一下,無言以對。

【分析】這則材料從導師的“苦笑”“無言以對”來看,表現了導師對那些穿著和服照像的青年人的不滿和鄙視。導師的心聲體現了命題者的意圖,也體現了材料的主旨,即批評那些穿和服照像的中國青年,批評他們崇洋媚外,民族尊嚴淪落,國家觀念淡薄。這則材料所涉及的對象有四個:一是遊人,二是中國青年,三是韓國青年,四是導師。這四個對象表現為材料的四個角度。而最能表現題旨和意圖的是第二和第四角度。在第二和第四個角度中,假如從反面立意,指出“苦笑”是思想封閉的表現,由此而論證中國要走向世界,要增進各國人民的友誼,就必須解放思想。這個文意,雖然新,但不符合材料的題旨和命題者的意圖。所以,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中,我們應當引導學生正確把握角度與題旨的關係。如果一味求新,“反彈琵琶”,只會曲解原材料的意思。

【材料】一個麵包師長期從他的鄰居--一個農民那兒購買黃油。有一天,他竟然發現黃油的分量不足。以後,他定期稱量,每回都是這樣。於是,麵包師把農民告到了法官那裡。農民在法官面前辯解說:“麵包師向我購買黃油的同時,我也一直從他那裡購買同樣重量的麵包,並且以他的麵包作為稱黃油的砝碼。如果我的砝碼不準,那不是我的過錯,而是他的過錯。”麵包師聽後啞口無言了。

【分析】這則材料中,有一句話暗示了命題者的褒貶情感,它是“麵包師聽後啞口無言了”。“啞口無言”是貶義詞,暗示了命題者對麵包師的行為持否定態度。據此,學生可以立意為--做人要誠信,如果心懷不軌,居心叵測,自己也必將被背叛和欺騙。

(四)由果溯因

事物都是互相聯繫的。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關係的聯繫形式存在的。寫材料作文,審題時如果能由材料中列舉的現象或結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現象或結果的本質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材料】一個六歲的孩子,放學回家後,拿起刀子就要切蘋果。只見他讓蘋果橫躺下,一邊是花蒂,一邊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間。剛要切,爸爸趕忙喊到:“切錯了!切錯!”話音剛落,蘋果早已被切開,兒子拿起一半給爸爸看,喊到:“爸爸快看,好漂亮的一顆五角星!”只見蘋果的橫斷面上,由果核的輪廓組成了規則的五角星。

【分析】為什麼會出現五角星圖案?是小孩子不按常規而橫切蘋果。可引申出結論:創造性思維能獲得意料不到的成功。

【材料】一個小女孩迷上了小提琴,每晚都在家裡拉個不停。家人不堪這種“鋸床腿”的干擾,每次都向小女孩求饒。小女孩一氣之下跑到一處幽靜的樹林,獨自演奏了一曲。突然,她聽到一個老婦人的讚許聲:“拉得真不錯!”老人繼而說:“我的耳朵聾了,什麼也聽不見,只是感覺你拉得不錯!”於是,小女孩每天清晨都來樹林裡為老人拉琴。每奏完一曲,老人都會連聲讚許:“謝謝,拉得真不錯!”終於有一天,小女孩的家人發現,小女孩的琴拉得早已不是“鋸床腿”了,便驚奇地問她有什麼名師指點。這時,小女孩才知道,樹林中的那位老婦人竟是著名的器樂教授,而她的耳朵也從未聾過。

(五)推敲命題意向,提煉中心意思

這是寫材料作文最為常見且最為穩妥的審題立意方法。寫材料作文時,如果能準確地提煉出材料的中心,並以其作為文章的主旨,一定會使所寫文章既切題又有深度。所以,寫材料作文時應儘量採用這種方法來立意。

【材料】一次,蓋達爾旅行時,有一個小學生認出了他,搶著替他提皮箱。小學生見皮箱十分破舊,便說:“先生是大名鼎鼎的蓋達爾,為什麼用的皮箱卻是隨隨便便的呢?太不協調了。”“不協調嗎?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卻是隨隨便便的,那豈不是更糟?”蓋達爾笑著說。

小學生看著蓋達爾笑了。

【分析】分析這則材料,我們可以提煉出這樣的中心意思:這則材料通過寫大名鼎鼎的蓋達爾和小學生關於皮箱破舊的對話,表達了身外之物可以隨隨便便,但做人卻不能隨隨便便的道理。據此,學生可以提煉出如下兩種觀點:(1)做人不應該隨隨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實學的人,不能徒有虛名。

(六)由物及人,由自然向社會聯想

寫材料作文時,有寓意的材料或敘述“物”的材料,需要學生採用“由物及人”的橫向聯想法進行立意,即由材料中的物聯想到人,進而聯想到與材料內容相類似的人生哲理、社會現象等,從而提煉出寫作的觀點。

【材料】據《深圳風采周刊》報導,不久前浙江嘉定徐行鎮發生了一件怪事,一位朱姓村民家中的小貓竟被老鼠活活咬死了。德國海德堡大學教授穆勒博士在分析研究城市老鼠猖獗的原因時指出:當代城市中的貓,處於一種惡性循環中,一方面是因為貓已普遍家養,有充足的食物而不必以捕鼠為生;另一方面是因為貓無法從老鼠體內獲取一種名為牛磺酸的物質--這種物質能提高貓的夜視能力,於是現在家養的貓幾乎喪失了夜視能力,捕鼠的能力也就越來越差,因此老鼠咬死貓就不奇怪了。

【分析】分析類似的材料時,學生要把握這樣一個原則--一切非人的東西都要聯想到人。上述材料中的主要敘述對象是小貓,立意時學生可以把小貓想像成人,如青少年,把飼養小貓的主人想像成青少年的父母,並由“小貓被老鼠活活咬死”聯想到如今的青少年由於父母溺愛、家庭生活條件優裕等,逐漸喪失了自食其力的能力,從而提煉出這樣的立意--只有放手讓孩子在生活的風雨中經受磨鍊,才能培養他們的生存能力。

二、作文題類型有變化,如何應急?

如果不是材料作文,而是命題作文或話題作文,怎么辦呢?

也不用急,下面的方法幫你穩拿高分。這些方法的適用性很強,下面結合過去的中考題作一解說,可仔細想想。

(一)置換法

1.如果所給的作文題目、話題或材料是借喻性質的,那么這時就可使用本體去置換喻體。

如山東中考作文題:

請以“春來草自青”為話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擬題目。②自定立意。③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④文體特徵鮮明。

命題人給了我們比喻的喻體,本體呢,思考可知道“春”的本體可以是信心,可以是毅力,可以是機遇,也可以是改革,是友誼,是愛心,是互助,是合作,是誠信,等等。“草自青”的本體可以是欣欣向榮的局面,可以是輝煌的成功,也可以是雙贏的結果,等等。我們展開聯想,用一個又一個的本體去置換喻體,寫什麼的問題也就立馬解決了。

2.如果所給的作文題目或話題中的相關詞語具有多義性,那么這時可用具有單一語義的詞語置換具有多義的詞語。例如重慶中考作文題:

《現代漢語詞典》對“自然”的釋義有:①自然界。②自由發展;不經人力干預。③不勉強;不侷促;不呆板。……

請以“在自然中生活”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不少於8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以“在自然中生活”為題目,“自然”怎么理解?這是立意的關鍵。命題人想我們之所想,給了我們三個義項進行詮釋。我們只要用其中的一個義項去置換“自然”,那么也就容易迅速立意,打開思路。如果“自然”是指自然界,那么“在自然中生活”,也就是在自然界中生活,這樣我們可以談環保等。如果“自然”是指自由發展,不經人力干預,那么“在自然中生活”,也就是在自由發展中生活,這樣我們可以談教育中的張揚、發展個性等。如果“自然”是指不勉強,不侷促,不呆板,那么該如何理解呢?我們可以通過造句的方式來看一看:態度很自然;他是初次演出,但演得挺自然。這么說來,“在自然中生活”,也就是大大方方,也就是凡事能夠深入進去融入其中。明白了這些,我們談什麼,也就一目了然了。

3.如果所給的作文題中含有代詞,那么這時可用代詞所代的事物去置換作文題中的代詞。例如上海中考作文題:

平常大家關注更多的也許是“我們”,如果把視線轉向“他們”,你會看到什麼,又會想到什麼?請以“他們”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於800字。(2)不要寫成詩歌。(3)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

世界就是由“我們”與“他們”組成的,心中如果只有“我們”,自然世界是不完整的。遺憾的是,現在只關注自己的人太多了,無論何時何地,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哪裡還有他人?這樣的世界,又怎么會是一個和諧的世界。我們把視線轉向“他們”,會看到什麼?會看到貧窮,會看到富貴,會看到不公,會看到進步,會看到文明,等等。會想到什麼?會想到共同富裕,會想到平等,會想到感恩,會想到正義等。“他們”是誰?可以是農民工,可以是幹部子弟,可以是下崗工人,可以是一擲千金的大款,可以是沿街乞討的老人,等等。這么一置換,自然也就打開了思路。

(二)補充因素法

所謂補充因素法,是指通過給標題或話題補出相關的句子成分來打開思路的方法。

例如,安徽中考作文題:

請以“帶著感動出發”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體自選。③不得抄襲,不得套作。④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⑤書寫規範,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打開思路,寫好“帶著感動出發”,需要思考三個問題。一是誰帶著感動出發。也就是補出標題的主語,可以是你(你們),可以是我(我們),可以是他(他們)。二是什麼樣的感動,或者說是為什麼感動。聯繫實際,汶川大地震中,老師捨生救學生,我們為之感動;救援人員不怕疲勞,日夜奮戰,我們為之感動;民眾排隊捐款、獻血,我們為之感動。具體到個人,溫總理第一時間在第一線指揮,我們感動;民警蔣小娟為災民的孩子餵奶,我們感動。讓人感動的原因很多,讓人感動的事例很多。三是帶著感動出發的結果。帶著感動出發,其結果將產生更多的感動,從而使更多的人帶著感動出發!

再如廣東中考作文題:

請以“不要輕易說‘不’”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詩歌之外,文體不限;②不少於800字。

可以通過給標題補充狀語的方法來打開思路。不要輕易說“不”,不是不能說“不”,而是不要輕易說。很多時候我們可以策略一些,這並不是要接受、認可,輕易說“不”的結果,往往使我們受到不必要的傷害。比如面對同事、同學、朋友、家人的正當請求,不假思索脫口而出的“不”,往往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拉大了與他們的距離,使雙方變得越來越疏遠。不要輕易說“不”,是智慧的表現,是道德的要求。明白了這些,我們的立意、選材也就有了取捨的空間,寫出與眾不同的好文章,也就成了一件容易的事。

再如浙江中考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都市和鄉村,是我們棲居的空間;都市生活和鄉村生活,是我們平凡的生活。當我們從平凡中回望時,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感觸和期待。

請以“觸摸都市”或“感受鄉村”為題,寫一篇作文,可講述你自己或身邊的故事,抒發你的真情實感,也可闡明你的思想觀點。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選。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不少於800字。④不得抄襲。

無論是“觸摸都市”中的“觸摸”,還是“感受鄉村”中的“感受”,都是用心去觸摸,用心去感受。即給“觸摸”、“感受”補充狀語。也就是說,我們所寫的,應該是都市或鄉村中能夠在我們心靈的湖泊上激起波瀾最起碼是漣漪的人、事、物或觀點。這樣,我們所寫才可能充滿與眾不同的個性,而不是些人云亦云的內容。具有鮮明的個性,能夠給人以陌生的新意,自然會讓閱卷老師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