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下冊五單元作文:孔子辦學

這回孔子可不敢大意了,從教育局一回來,就立即召開了全校教師大會,如此這般地傳達了上級指示,並把有關檔案照本宣科地高聲誦讀了一遍,最後明確表態,在這個問題上不能與上級對著幹,一定要把學生的負擔減下來,誰要是在這個問題上出了事,就“格殺勿論”,絕不心慈手軟。

孔校長表了“硬”態,那些招聘來的教師自然不敢公開反對。有些暗地裡炒股的青年教師放聲高呼:“嗚呼,咱們解放了!”從此,孔氏中學早晨聽不到讀書聲,下午難見教師的影,晚上也不開日光燈了。

學生的負擔是減下去了,家長的意見卻多起來了。有位也是縣領導的家長甚至當面質問孔子:“在升學率的問題還沒有解決好的時候,你‘減’什麼‘負’呀?你的孔氏中學辦不辦得下去是小事,孩子們的前途可是大事。老孔啊,你得想個萬全之策啊。”

這萬全之策孔子是想不出來的。他唯一想做的是,一手抓“減負”,一手抓教育質量的提高,但這談何容易啊。就拿因材施教來說吧,這的確是提高教育質量的好辦法。可是,過去孔子搞的是小班教學,搞了幾十年教育,才帶了3000個弟子,也只出了70個賢人。可如今孔氏中學一年就要招進3000個學生,而教師才100來人,哪有時間、精力和能力去因材施教啊!再說,不搞因材施教,孔氏中學一年也要考1000多個大學生呢。

家長的意見越來越大,使出來的對策也越來越多:有路子的家長讓子女轉了學:有票子的家長為子女請了家教;有房子的家長把房子租出去給人家辦補習班,讓自己的子女做旁聽:既沒有路子,也沒有票子,又沒有房子的家長,乾脆讓子女輟了學。

孔氏中學的學生在一天天減少,孔氏中學的老師也在一天天減少。那些有本事抓升學率的老師已被那些暗地裡不搞“減負”的學校高薪聘走了,留下來的不是退休返聘的,就是臨近退休的,或者是翅膀不硬的。

歷史的車輪又轉了兩年,孔氏中學不得不關門大吉。有趣的是,當地那家曾在頭版頭條報導孔氏中學開辦這一訊息的報紙,這回還是用頭版頭條發了孔氏中學關門的訊息,並且有意在三版頭條刊登了孔子撰寫的論文《論“減負”的七大關係》。

在這篇長達5000字的論文中,孔子認為,在新形勢下,要科學而有效地落實“減負”精神,必須處理好“減負”與質量的關係,學生負擔要減輕,教育質量要提高,必須處理好“減負”與職責的關係,學生的負擔要減輕,教師的責任要增強,素質要提高;必須正確處理過重負擔和合理負擔的關係,過重的負擔一定要減下去,合理的負擔一點也不能減;必須正確處理減輕課業負擔和減輕心理負擔的關係,過重的課業負擔一定要減下去,過重的心理負擔更要減下去;必須正確處理“減負”與考試檢測的關係,學生負擔要減輕,考試標準要革新;必須正確處理“減負”與傳統教育思想的關係,“減負”是現代改革的潮流,但對傳統教育思想中的合理核心,比如勤學苦練、溫故知新不能全盤否定;必須正確處理家庭、學校、社會的關係,實行綜合治理,堅決杜絕學校“減負”、家長“增負”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