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的地理概況與前景預測

黃河,中國的第二大河。發源於青海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約古宗列盆地,蜿蜒東流,穿越黃土高原及黃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幹流全長5464公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總面積79.5萬平方公里(含內流區面積4.2萬平方公里)。

黃河流域西界巴顏喀拉山,北抵陰山,南至秦嶺,東注渤海。

流域內地勢西高東低,高差懸殊,形成自西而東、由高及低三級階梯。最高一級階梯是黃河河源區所在的青海高原,位於著名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東北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聳立著一系列北西——南東向山脈,如北部的祁連山,南部的阿尼瑪卿山和巴顏喀拉山。黃河迂迴于山原之間,呈“s”

形大彎道。河谷兩岸的山脈海拔5500~6000米,相對高差達1500~XX米。雄踞黃河左岸的阿尼瑪卿山主峰瑪卿崗日海拔6282米,是黃河流域最高點,山頂終年積雪,冰峰起伏,景象萬千。

黃河流域的日照條件在全國範圍內屬於充足的區域,全年日照時數一般達XX~3300小時;全年日照百分率大多在50%~75%之間;僅次於日照最充足的柴達木盆地,而較黃河以南的長江流域廣大地區普遍偏多1倍左右。

黃河流域的太陽總輻射量在全國介於中間狀況,北緯37º以北地區和東經103º以西的高原地帶,為130~160千卡/平方厘米•年;其餘大部分地區為110~130千卡/平方厘米•年,雖然不及國內西南部,尤其是青藏高原地區強,但普遍多於東北地區和黃河以南地區,為我國東部地區的輻射強區。

黃河下游的洪水,主要來自中游三個河段,即河口鎮至龍門間(簡稱河龍間);龍門至三門峽間(簡稱龍三間);三門峽至花園口間(簡稱三花間)。這三個區間產生的洪水是構成下游洪水的主體。上述三個不同來源區的洪水,組成花園口站三種不同類型的洪水:一是以三門峽以上的河龍間和龍三間來水為主形成的大洪水(稱為上大洪水)。如1933年洪水,陝縣站實測洪峰流量2XX立方米每秒;1843年大洪水,據調查估算陝縣站洪峰流量為36000立方米每秒。這類洪水具有峰高、量大、含沙量大的特點,對下游防洪威脅嚴重。二是三門峽以下三花間來水為主(稱為下大洪水)。如1958年花園口站實測洪峰流量22300立方米每秒和調查的1761年花園口站3XX立方米每秒洪水。這類洪水的特點是漲勢猛、洪峰高、含沙量小、預見期短,對黃河下游防洪威脅最大。三是以三門峽以上的龍三間和三門峽以下的三花間共同來水組成(稱為上下較大洪水)。如1957年及1964年洪水,花園口站流量分別為13000立方米每秒和9430立方米每秒。其特點是洪峰較低,但歷時較長,對下游堤防威脅也相當嚴重。

長期以來,黃河下游決溢災害之所以特別嚴重,不僅因洪水大,更重要的是泥沙淤積河道,河床不斷升高,排洪能力降低。黃河下游多年平均輸沙量為16億噸,每年約有4億噸泥沙淤積在下遊河道內,以致河床日益升高,使其一般高出兩岸地面3~5米,最高達10米,成為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懸河”,洪水時常有漫堤或衝決的危險。1933年陝縣站洪峰流量2XX立方米每秒洪水,水大沙多,邊漲邊淤,水位特高,洪水一出峽谷,從溫縣、武陟到蘭考、長垣,兩岸堤防共決口61處,不少是洪水漫過堤頂決口成災。由於泥沙淤積,還導致河床寬淺,溜勢多變,一旦大溜頂沖大堤,也常發生衝決。黃河決口後,如長期不能堵合,即形成河道遷徙改道。

河道整治是人們為了防治水害、興修水利而採取的控導水流、穩定流勢的措施。黃河的河道整治源遠流長。由於河道兩岸歷來是人類繁衍生息的地方,因此從古代開始就採用了一些整治河道的措施。相傳在公元前2300多年前,大禹利用順水之性、因勢利導、疏川導滯的辦法,將漫流洪水排泄入海。西漢時期在竣縣一帶的黃河上,於水流嚴重淘刷的彎曲段,修築石堤御流,以防破堤決口。東漢時在原陽一帶修建了“八激堤”,即用石料在受溜淘刷嚴重的堤段修建石垛,以托溜外移,類似現代險工的壩、垛。明代潘季馴在多年治河實踐的基礎上提出了“水分則勢緩,勢緩則沙停,沙停則河飽”,“水合則勢猛,勢猛則沙刷,沙刷河深”關於水沙相互關係的科學論斷,並提出了穩定河道,堅築堤防,束水攻沙,借清水刷黃的治河方策。他主張修築由縷堤、遙堤、月堤、格堤組成的堤防系統。

在當時的條件下,這些都有很高的科學價值和指導實踐意義。

歷代採取的整治河道措施,在防禦洪水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對黃河管理的傳統模式可以概括為:

黃河管理主要著眼於人類安全與經濟;在管理措施中主要著眼於水利工程;在水利工程中主要著眼於壩、庫建設。這一模式固然有著其歷史合理性。但根據黃河及流域的現時水資源、生態、經濟、社會狀況,根據對黃河的現代需求,根據上述倫理框架,這一傳統模式的不足之處在於:第一,忽視了黃河生態,黃河文化;第二,由於偏重工程,輕視制度,偏重壩庫,輕視其它工程措施(如配水、環保等),因而未能更為有效地提高水資源質量和利用效率,擴展水資源的服務功能,改善水經濟收益分配的公正性。要實現黃河健康生命的終極目標,黃河水利委員會將從以下方面著手落實:推進減少入黃泥沙的措施建設;有效管理流域及相關地區水資源利用;增加黃河水資源量的外流域調水方案研究;建設黃河水沙調控體系;制定黃河下遊河道科學合理的治理方略;確保使下遊河道主河槽不致萎縮的水量及其過程塑造;滿足降低污徑比;治理黃河河口。

隨著黃河流域經濟的高速發展,城市人口的膨脹,廢污水排放量與日俱增。據統計,70年代後期年排放廢污水18.5億噸,80年代初為21.7億噸,90年代初已達32.6億噸,XX年間增加50%以上。其中工業廢水23.3億噸,占流域廢污水總量的71.5%,生活污水9.3億噸,占28.5%。從1993年黃河水資源保護局組織流域各省區水利部門進行的入河排污口調查結果看,黃河幹流龍羊峽水庫以下,以及部分流經城市、工礦區的主要支流,日排廢污水5000噸以上的入河排污口就達1500多個,其中直接排入黃河幹流的近150個,約占10%。僅調查範圍內,廢污水年入河量已近32億噸。由此可見,目前全流域廢污水實際年排放量遠高於統計值32.6億噸。 溫差懸殊是黃河流域氣候的一大特徵。總的來看,隨地形三級階梯,自西向東由冷變暖,氣溫的東西向梯度明顯大於南北向梯度。年平均氣溫為-4℃左右的最低中心處於河源的巴顏喀拉山北麓,流域極端最低氣溫出現於河源區的黃河沿站,曾有過-53.0℃的記錄(1978年1月2日)。年平均氣溫為12~14℃的高值區則位於黃河下游山東省境內,流域極端最高氣溫的記錄出現在河南省洛陽地區的伊川站,其值達44.2℃(1996年6月20日)。

發源於甘肅的渭河,是黃河的最大支流,上游就被重度污染。

出甘肅後,流經陝西 18 個縣市,在為西安、寶雞、鹹陽、渭南等省內中心城市補給水源的同時,接納了至少 3 億噸工業廢水,其中,鉻 21.2 萬噸,從而使渭河成為黃河污染最嚴重的支流之一。造成污染的“名副其實”的主力是造紙業。均沒有任何環保設施,製漿時產生的黑液,漂白時產生的白液,都全部直接排入渭河。在工業污染居高不下的同時,沿黃生活污染以更快的速度發展。流域內的大城小鎮,竟然絕大多數都沒有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目前,排放的約 20 億噸污水,僅有 8.8% 經過處理,達標則只有可憐的 5.5%。80 年代初期,黃河水污染主要發生在枯水季節,而進入 90 年代以後,豐水與枯水季節污染程度不相上下,豐水季節污染顯著加重,幹流的污染範圍從蘭州、包頭等老工業基地往中下游擴展,在老污染源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時,原來水質較好的潼關、石嘴山、花園口等河段,水質明顯惡化。

也許到未來,再看不到忙碌的采沙船,代替他們的是先進的過濾器,他們可以不分晝夜的工作大量採集泥沙,讓黃河更清澈更美麗,如果人類還不警覺,還是無止境的開採,造成了惡性循環,後果不堪構想。

希望大家一起保護黃河,讓她更美麗、更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