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冬至的作文300字彙總五篇

冬至的作文300字 篇1

今天是“冬至”。早上,媽媽從菜場裡買了湯圓粉,魚,肉,鴨……

到了下午,我從學校放學回來,弟弟從幼稚園回來。我們回到家裡。洗了手,把湯圓粉倒進大碗,再用水打濕。媽媽在碗裡搓來搓去,揉來揉去。把湯圓粉揉成一團。然後,把湯圓粉一塊一塊的摘下來放在大碗裡。讓我和弟弟來做湯圓,怎么做呢?

媽媽教了我一下,說:“把湯圓粉放在手心裡,雙手合上,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再右手順著一個方向不停地轉啊轉。就這樣,圓圓的湯圓就做成了”。我根據媽媽說的就開始做了,怎么做也成不了圓形啊!媽媽說:“不急,多做幾次,一定會得。”真的,好幾次以後,我把湯圓做的一個比一個圓。看著一大碗又白又圓的湯圓,好高興啊!想想一定很美味的。

我們來到廚房,開始煮湯圓。首先,開火,把鍋燒燙,再放肉,肉哧哧響,出油了。媽媽把湯圓一個一個慢慢地放進去,再不停到反過來反過去。不一會兒,湯圓變顏色了,成了金黃色。

這是,媽媽加人了鴨湯。香噴噴的湯圓就出來了!真美,真香啊!

冬至的作文300字 篇2

為了更好的讓孩子們體驗傳統文化,增長知識,同時也為期末複習減壓,在家委會的倡導,老師的支持下,三年級十班利用12月20日周末時間組織了一次“迎冬至,包餃子”的活動。

周六一早,大家都大包小包按照事先的分組分工,帶來了包餃子、煮餃子的工具、材料,孩子們興奮的歡蹦亂跳,媽媽們擺好鍋碗瓢盆開始揉面、活餡兒,爸爸們幫著擀皮、燒水……利用家長們包餃子的時間,孫晨翔爸爸還通過圖文、視頻,給同學們介紹了冬至的成因、由來、古今習俗和各地冬至美食。同學們知道了冬至為什麼白天最短,了解了傳統冬至風俗,還見識了古人有趣的畫九、寫九文化。

當看到最後大大的餃子圖片時,孩子們已經急不可耐了,家長就帶領同學們分組進行包餃子比賽:同學們看了家長的演示後,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和動手能力,包出了形態各異的餃子,看著自己展示的作品,大家就更饞了。這時熱騰騰的餃子出鍋了,大家吹著熱氣爭先品嘗,還不時點評“這個胡蘿蔔的好吃”“白菜的也不錯”“還是香菇的香啊”……結果爸爸們煮餃子的速度都趕不上孩子們吃的快了。

屋外冬日暖陽,屋內餃子飄香,大家歡聲笑語,其樂融融,20xx級十班的大家庭通過這次活動進一步增進了交流,孩子們學到了傳統文化知識,增進了友誼,也增添了快樂的記憶。

冬至的作文300字 篇3

“冬至”就是我國廿四節氣之一,俗稱”冬節”。在這一天,因為太陽剛好直射在南回歸線(又稱為冬至線)上,使得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長。

根據以前的傳統,人們在冬至這一天,會畫梅花一枝,素墨勾出九九八十一朵花。每天用紅筆或黑筆塗染一朵花瓣,花瓣塗盡了,九九八十一朵花出來了,春天也就到了,所以稱為”九九消寒圖”;也有的是橫十畫、豎十畫,製成一個九九八十一格的方塊圖表。每天塗抹一格、九盡格滿,稱為”九九消寒表”,民間還留有九九消寒圖民諺:“下點天陰上點晴,左風右霧雪中心。圖中點得墨黑黑,門外已是草茵茵。最文雅的是”九九消寒迎春聯”,是每聯九字,每字九畫,每天在上下聯各填一筆,如上聯寫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聯對以“秋院掛秋柿秋送秋香”,真是絕妙佳聯!

今天也是冬至,我吃了甜甜的湯圓,根據民間的說法,我又長了一歲。我按古人的方法,做了一張”九九消寒表”,等我把”九九消寒表”填完,那時候就會是百花盛開,百鳥爭鳴,一幅春天的景象又展現在眼前了。

冬至的作文300字 篇4

今天我像往常一樣6點半起床隔著陽台的玻璃窗向外望去,哇,天還那么黑呀,路燈還亮著,再往遠處看,有一個又高又亮的燈就像天上的啟明星一樣。又過了大約十分鐘,天天逐漸亮了一些,樓下小廣場上也有人在健身、在跑步了。路上行人很少,都是急匆匆的趕去上班的行人,不過天還是灰濛濛的,我打開窗戶,一股冷氣撲面而來,我禁不住打了一個寒顫,路上的行人都穿著厚厚的棉襖,初醒的城市慢慢的開始迷迷糊糊的睜開雙眼了,小廣場也從夢境中醒過來了……

歡樂狗

不過時間也在飛跑,轉眼間就該上學了,我趕快收拾書包上學。走到樓下,小廣場上有幾隻小狗在嬉戲玩耍。我喜歡這些小狗,我們玩的可歡了!它們還給我捉迷藏呢!我微微一笑,不費一點力,就找著了它們,它們累了,就躺在草地休息。小狗們多可愛呀!

勤勞的人們

樓下也有很多人在健身,它們是多么勤勞,每天6點就起床去鍛鍊身體,這種精神是多么值得我們學習呀!

到學校了,紅霞出來了!看那柔美的樣子,是多么美呀!

馬上,害羞的太陽公公露出了紅紅紅的臉蛋兒。照耀著大地,金光四射,給大地穿了一層金裝。

冬日的早晨真美麗呀!

冬至的作文300字 篇5

“奶奶,我回來了!”

“回來的正好!來,剛出鍋的餃子。快點趁熱吃吧!”我一看,果不其然——是速凍餃子。“奶奶,這速凍餃子一點兒也不好吃!我想吃您包的!”我向奶奶撒嬌道。奶奶嘆了口氣,略顯悲傷地說:“喜喜呀,奶奶老了!包餃子也沒力氣……你爸爸媽媽都不在你身邊,一年也見不了幾次面。你會不會生氣啊?”我苦笑了著說:“奶奶,我不生氣。我只是覺得太孤單了……我好想讓媽媽給我做一碗雞蛋韭菜的餃子,然後陪著我一起吃……”說到這兒,鼻子一酸,淚便涌了上來。我急忙低下頭,用胳膊蹭了蹭,不想讓奶奶發現。“奶奶知道你心裡一直很苦。你從小就……唉,算了,不說了,你快吃餃子吧……”奶奶的眼紅紅的,哽咽著說完,就上樓了。

我呆呆地望著奶奶單薄的背影,又看了看碗裡正冒著熱氣的餃子——我沒有吃那碗餃子,因為—因為它不是用“心”做出來的,她沒有“愛”的味道……奶奶囑咐我吃了,可我真的吃不下,也咽不下……心裡的這種酸楚,別人是不會懂得。

冬至,一家人應該和和睦睦地坐在餐桌上其樂融融地吃餃子,笑著,唱著……那種“家”的快樂,“家”的溫暖,“家”的幸福才是我想要的……可是它真的好難好難,我怎么也得不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