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歷史淵源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農曆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順次至五月為午,因此稱五月為午月,“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重午、午日,此外一些地方又將端午節稱之為五月節、艾節、夏節。從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見於晉人周處《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為了壓邪。

端午節是一個非常偉大的節日。 第一,端午節來源於502024年前對夏至這一天文現象的發現,這是中華民族對人類的偉大天文發現。第二,古代人民通過觀察太陽得出24節氣,通過觀察月亮得出陰曆12個月份,然後將陰陽曆結合,用乾支計年,端午是農曆五月初五,體現了這一古代發明。第三,端午還來源於古代吳越民族對龍的崇拜,體現了天人合一、多元一體、和而不同的哲學思想,端午賽龍舟體現的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掛艾草、掛菖蒲,表現了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端午是一個提倡孝和善的節日,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第四,端午節還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偉大情懷。隨著歷史的發展,從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始,人們將屈原、伍子胥、勾踐、孝女曹娥、道教人物張天師和鍾馗等人物故事疊加到端午節中,上世紀40年代,在國難當頭時期,端午節又被公認為詩人節,使得端午的文化更加厚重。

因為被賦予了眾多的文化因素,端午節的民俗也十分豐富趙書逐一解釋說,作為詩人節,端午節時第一要祭神、祭祖、祭先賢,第二要背誦經典詩篇。在古代,農曆五月五又被認做是惡月惡日,因為70%的人去世時間在夏至後的三伏天氣,所以要端午辟邪。端午節還是衛生節,需要蘭湯沐浴和去五毒。作為體育節,端午有兩大民俗,一是南方要賽龍舟,這在北京叫划龍舟,只作為一種表演。從遼代、金代開始,北京的端午節就流行一項名為踢石球的體育活動。此外,端午還是一個社交節,也叫女兒節,古代講究在端午送五種禮,端午節也是美食節,主要是吃粽子、五毒餅、玫瑰餅。

在洋節當道、西方文化一邊倒的現在,重塑端午等中國傳統節日傳統,對追溯中華民族的人文基因,加強民族凝聚力,重塑中華價值觀,甚至凸顯中國在世界的文化地位,都顯得愈加重要。2024年,韓國將“江陵端午祭”列入國家遺產名錄,之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國人深受刺激,端午申遺火熱“提速”。2024年,“端午節”與70項民俗一併成為我國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24年端午節正式成為法定節假日。2024年,中國組織專家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項目進行評定,最終確定,端午節入選35個項目,申報材料由鄂湘蘇三省聯合“打包”,湖北省牽頭申報。經歷了充滿艱辛的申報過程,適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申報世界遺產評審規則進行了兩項大的修改:以前的兩年一次改成了一年一次、一個國家一次僅申報一項改為可申報多項。中國“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此次同時位列《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共22箇中國項目。 恰如一位專家所言,申遺成功並不是最終目的,提醒國人珍惜自己的民族文化精華,並加以傳承、發揚才是目的。